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731|评论: 29

广安市120指挥中心负责人张瑾危害医疗安全应该依法受到查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 号000013610/2014-00127主 题 词
主题分类卫生动态文号国卫办医函〔2014〕304号
发布机构医政医管局发布日期2014-04-25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4〕3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行为,深入贯彻《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号),按照《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国卫办发〔2014〕4号)要求,我委决定在2014-2015年开展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现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方案(2014-2015年)》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请认真组织落实。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建议和工作情况请及时反馈我委医政医管局。
  联 系 人:王斐、焦雅辉
  联系电话:010-68791889、68791888
  电子邮箱:bmaylzyc@163.com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4月16日


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方案
(2014-2015年)

  为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行为,贯彻《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范围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
  二、时间
  2014-2015年。
  三、主要内容
  (一)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活动内容。
  1.加强建设,严格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
  (1)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定急救网络医院,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告。
  (2)急救中心(站)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和登记。
  (3)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急救分站和配置救护车。
  (4)没有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急救中心(站)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的情况。医疗机构内无擅自使用急救中心名称。
  2.多措并举,推动院前医疗急救发展。
  (1)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有倾斜政策,保证院前医疗急救队伍稳定。
  (2)积极协调物价部门,院前医疗急救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相适应,并建立相应调整机制。
  (3)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4)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地域范围、经济条件等,加强急救中心(站)的应急储备。
  (5)建立规范的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的有效衔接流程。
  (6)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演练。
  3.加强监督,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
  (1)没有开设除“120”以外的其他承担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电话号码。
  (2)全省(区、市)的救护车辆统一标识,并向社会公示和宣传。
  (3)主动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的“黑救护车”进行清理整顿。
  (4)对院前医疗急救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5)加强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未履行职责的,责令其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二)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的活动内容。
  1.加强指挥调度工作。
  (1)急救中心(站)设置“120”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通讯系统功能符合要求。
  (2)配备专人24小时受理“120”呼叫,呼叫受理人员经设区的市级以上急救中心培训合格。
  (3)接到“120”呼叫后,根据需要迅速派出救护车和专业人员。没有因指挥调度原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没有调派不具有资质的单位及车辆承担出诊任务,没有呼救信息泄露。
  (4)急救网络医院按照急救中心(站)指挥和调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5)开展指挥调度质量控制,对调度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将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情况定期在内部公示。
  2.加强救护车的管理和使用。
  (1)救护车符合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并统一车辆编号、车体标识、设备配置,定期检修和消毒。
  (2)救护车报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执行公安部门关于特种车辆号牌、年检及报废的规定,参加机动车辆强制保险。无手续不全、带有故障隐患、超期服役和年检不合格的车辆运行。
  (3)医疗机构的车管部门定期组织安全驾驶和业务技术培训。
  (4)救护车由当地急救中心(站)统一调派。行政区划不清或交界地带,由首次接听急救电话的急救中心(站)负责调派车辆并做好转接工作。
  (5)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遵守道路交通有关法律法规,按规定使用警笛警灯。
  (6)救护车没有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外,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3.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1)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并做好“120”呼叫受理、指挥调度、现场抢救、监护运送、途中救治和医院接收等记录及保管工作。
  (2)有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3)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资质符合要求,不使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4)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着装标识统一,统一标注急救中心(站)名称和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
  (5)转运流程符合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
  (6)建立接诊定期公示制度,按月公布各车组出诊次数、接诊人数,并纳入考核内容。
  (7)加强本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处理等。
  4.加强收费管理。
  (1)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收费,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公示。
  (2)没有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服务的情况。
  5.加强公众科普宣传。
向公众提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科普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
  四、工作步骤
  (一)工作部署(2014年4月)。
  1.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国视频会议部署工作。
  2.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时间安排。
  (二)组织实施(2014年5月-2015年10月)。
  1.自查改进。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根据我委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工作安排,认真梳理问题,落实《办法》相关要求。
  2.检查指导。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规范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10月分别将年度活动开展情况报我委医政医管局。
  3.抽查督导。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并通报抽查结果。
  (三)总结交流(2015年11-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对规范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是规范服务、加强管理、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工作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重点突出,注重实效。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手,重点规范服务和收费,着力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呼叫反应和指挥调度问题,做到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三)加强督导,注重宣传。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工作督导,奖惩并举,认真督促整改,落实责任。要宣传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并加强对工作本身的宣传,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以改促建,建立机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将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加强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断规范管理、加强建设,促进院前医疗急救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4月22日

广安市内的急危重患者需要救护车,广安市120指挥中心不调度或不及时调度成功,已出现患者因延误抢救而不治死亡,广安市120指挥中心负责人张瑾负有领导责任,广安市120指挥中心负责人张瑾(执业护士,不具备法定医疗机构负责人资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执业负责人须执业医师注册满5年。请相关部门查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索 引 号000013610/2004-00219主 题 词
主题分类政策法规文号
发布机构医政司发布日期2004-05-26

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
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通信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建立了院前急救机构,开通了“120”急救电话,在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生命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医疗机构争抢或争设急救电话,“120”设置不规范、多点落地、多头管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急救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适应社会需求、比较完善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院前急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院前急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发挥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形象、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通信管理局要充分认识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院前急救工作和“120”特服号码的管理。
    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组建院前急救网络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急救资源的管理,将组建院前急救网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急救服务需求、卫生资源等状况,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科学组建院前急救网络。
    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院前急救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转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建立紧急救援中心,以紧急救援中心为核心组建院前急救网络,使紧急救援中心能够有效地统一指挥、调度院前急救工作。
    原则上一个城市只建立一个急救中心(站);确因地域辽阔或交通不便等原因,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院前急救网络未覆盖的县和县级市,也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急救站。急救中心(站)可单独设置,也可依托辖区内医疗技术力量最强的综合医院设置,根据人口分布组建院前急救网络,以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
    三、规范院前急救机构设置,加强院前急救工作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对院前急救机构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设置审批、登记注册、校验和执业监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任何机构、组织、个人等不得使用“紧急救援中心”、“急救中心(站)”的名称,并从事院前急救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院前急救网络规划,对辖区内现有院前急救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对于未经审批、擅自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依法予以查处和纠正;对于不能胜任院前急救工作的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调整。
    四、规范医疗急救电话号码的设置,保证“120”电话安全畅通
   “120”急救电话是院前急救机构受理医疗救援呼救、代表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指挥医疗资源、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工具,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120”号码是院前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擅自设置任何其他形式的急救电话。已经设置的,如“96120”、“995”等,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2个月内,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通信管理局予以关闭,并收回号码资源。
    各电信运营企业地方公司要在当地通信管理局的协调下,积极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范“120”急救电话的使用,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落地定点单位名单,坚持“保证安全、技术可行、方便经济”的原则,采用直联或转接的互联方式接入到当地“120”急救电话受理点,严禁擅自将“120”急救电话接入名单之外的其他医疗机构;严禁为医疗机构设置除“120”以外的其他院前急救特殊服务电话号码。各有关电信运营企业要密切配合,保证“120”急救电话的通信安全和通信顺畅。
    总之,对于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和“120”特服号码的管理,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通信管理局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机构和通信企业,要严肃查处其违规行为,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卫生部
                                                         信息产业部
                                                         
                                                 二○○四年五月十七日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的解读

发表于 2019-6-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急危重患者,人人都可以拨打120.广安还有这样奇葩的领导,非120网络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不能打120,即便打了也不调度。这些危害人民医疗安全的领导应该被依法惩处!

发表于 2019-6-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急危重患者,人人都可以拨打120.广安还有这样奇葩的领导,非120网络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不能打120,即便打了也不调度。这些危害人民医疗安全的领导应该被依法惩处!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7: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这些领导学下这些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的解读、2018年9月26日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院前急救机构与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交接单》的通告(国卫通〔2018〕22号)、《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 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30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法[2004]96号,不要再危害广安人民和20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非120网络医院)的医疗安全。

附:10家医疗机构典型违法行为被通报

2018年4月,苏女士刚满月的宝宝因不能吸奶、呼吸困难就医,在长沙某医院诊断为舌后坠,该院无力救治。苏女士经过多方联系,决定带宝宝到广州治疗。通过病友推荐,她联系了一台“120急救车”。4月8日,在“120急救车”转运途中,宝宝呼吸心跳停止,到达广州某医院后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

接到投诉后,长沙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调查了解到,该救护车归属于长沙巨氧金福医院有限公司,针对该院救护车辆冒用长沙市120急救中心标识、名称开展院前急救的违法事实,做出罚款、涉案医师暂停执业6个月的处罚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揖哥@廉政广安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0: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的执业医师这么确缺,还要护士当120医疗指挥中心负责人,不懂医疗急救法定程序才会这么荒唐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发表于 2019-6-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职渎职不能胜任

发表于 2019-6-11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120指挥中心负责人连什么是院前医疗急救就不知道,这样的领导法规素质太低,无可救药!
发表于 2019-6-12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行业人才奇缺,找的领导对医疗一窍二不通,如何管理也不知道,得不得出事故也不晓得的了。管理一旦出错误必定会导致医疗行业出事故,人民生命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8: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6-12 19: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查处

发表于 2019-6-1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无天

发表于 2019-6-1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救护车是火箭吗?随叫随到?发这么多帖子还是说哈事情经过嘛,不要一来就说是急救中心的问题,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就处理什么问题。救护扯抵达现场也需要时间,又不是搞瞬移。

发表于 2019-6-1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吹风风儿 发表于 2019-6-13 16:31
你以为救护车是火箭吗?随叫随到?发这么多帖子还是说哈事情经过嘛,不要一来就说是急救中心的问题,有什么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1: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