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如果把责任都归咎于别人,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内疚,也会避免了无力感所带来的自卑。 毕竟这样做的成本很低,既不必承认别人有什么长处,也不必找机会提高自己,只需要在原地发脾气就可以了。看似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我们遇到不公平的问题,反正都是别人的错,我们只是在被虐待。于是你成了一个受虐狂。 这是心理防御机制过度所产生的必然的恶性结果——退缩行为,我们在困难面前不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退缩,怨天尤人是唯一的回应。 其实,经历不公对待或生活打击之后,你本只会受到100点伤害,但因为你的心态,你把这种伤害也扩大了,最终的感受可能是1000点。 因为任何的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害者的“配合”才能够完成。你越是把自己故步自封成受害者的角色,这种伤害就愈发猛烈,就像用显微镜在盯着自己的伤口,你的眼中容不下其他。受害者的姿态还会让你不断地顾影自怜,John W. Gardner说过:“自怜很容易成为最具破坏性的非药物性麻醉。人会上瘾,将事件中受害的部分剥离出来,以得到短暂的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