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阆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更是川剧(丑角戏)的鼻祖。傩戏早于先秦,汉代即有“百戏”活动。早期戏班多以演、唱、弹、戏为主,为“川北河派”。主要在保宁府、顺庆府及绵阳一带,受陕西秦腔的影响较大。
http://mmbiz-qpic-cn.weituibao.com/mmbiz_jpg/GCRrhZ2jIHa9q4yjcxiba5bXLRlicZqvuSYHuxAQJIfx9jQpx2v1TtAsNqZmnhcKNa6P1vBQGULQf6GWPftp9WjQ/640.jpeg
民国时期,阆中城以艺人陈雪堂组织一批川剧爱好者在县城南门茶馆座唱;民国12年,城内哥老会大爷李泽清组织了钧天俱乐部,在下新街杨德胜茶馆座唱;民国28年,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经理处主任赵丕林组织了正心俱乐部,在新市场自开茶馆座唱;民国34年,由黄松亨组织玩友成立正德同乐社;民国35年,由哥老会大爷朱跃辉将玩友组织起来,取名隆州票剧社,一直活动到1949年。
其中“永庆乐”是川北派影响大的戏班之一,演员阵容整齐,剧目丰富,尤以唱弹戏见长。生角有:鲜耀山、萧保山等;小生有:何春山、张三元;旦角有:曹湘石(艺名价蝴)、小荷花;丑角有:贾雨山、吴寿山;鼓师有:青兰庭、曾继元、天籁、周裕祥、罗素春、罗素芬、筱美丽、筱惠芬、魏香庭、静环等。熙春剧部由川军罗遒琼师参谋长罗笃伦组建,有驰名全川的鼓师喻少武,琴师喻培之。全川驰名生角天籁、旦角翠霞都曾到该班献艺。
以上这些玩友、川剧班社,常年活跃在民间,成了当时阆中戏迷和票友的精神家园,为阆中川剧史浓墨重彩涂抹了一笔。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dinyuanshanren 发表于 2019-6-18 10:56 号称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川戏,怎么民国年间又冒出“鼻祖”???难道川戏还不如黄梅小调之类新剧种?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