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93|评论: 8

[德昌新闻] 厉害丨宜宾长宁地震 西昌提前40秒预警 部分学校师生安全撤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厉害丨宜宾长宁地震 西昌提前40秒预警 部分学校师生安全撤离
QQ鎴浘20190619113109.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天学校地震预警系统提前40秒启动,太厉害了。”
“我就住在对面,一直到听完播报,5楼住宿学生都跑到操场了。”
……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发生后,西昌市民心态平和,纷纷表示震感明显。在大家实时关注震中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围绕西昌地震预警等热门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学校提前预警方面的消息,得到市民一致好评。

QQ鎴浘2019061911320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提前预警,有序撤离

根据朋友圈消息,当晚,航天学校地震预警系统突然开始倒计时,之后疏散警报响起,全体在校师生迅速做出反应,宿管老师第一时间组织全体住校学生有序撤离;学校行政、班主任及许多在校老师迅速就位,在极短时间之内就让全体学生全部安全撤离到运动场,之后按照平时地震演练动作要求蹲下,并迅速清点人数,共计2100多名学生安全从宿舍撤离。


航天学校副校长张凌燕介绍,尽管当时下着雨,但全校并未发生一例摔倒及踩踏事故。“有些老师穿着睡衣、拖鞋在现场组织同学撤离,还有一位老师抱着半岁的孩子,挨个询问学生状态,怀里的孩子睡得正香,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相似的情况也在其他学校同步发生。“昨晚地震后不久,家长群里的老师就第一时间将学生情况告诉了我们。”在看到俊波学生们从容不迫的状态后,家长黄瑶表示,“娃娃在学校很安全,我很放心。”


据西昌市防震减灾局局长肖莉介绍,目前,西昌有4所学校安装有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报震感,分别是航天学校、阳光学校、俊波学校和现代应用职业技术学校。


“学生、老师能够快速反应,不慌不忙应对此次地震,离不开平时的应急演练。”张凌燕表示,安全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昌二中老师彭浩介绍,虽然学校没有预警系统,但是学生和老师也根据平时演练方案,有序进行了疏散。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民:地震预警成关注焦点

地震发生后,不少市民都关注到了地震预警这一信息。


“成都的朋友好多都说听到了倒计时的声音,不晓得西昌有没有啊?”“不光是预警倒计时,还有电视上也有提示。”……


记者了解到,此次地震,不少城市提前收到了预警信息。有通过社区“大喇叭”广播的,也有通过广电网络接收的,还有一些是通过手机APP提醒的。


“突然响了警报,特别大声,特别近。然后从40开始倒计时,刚倒数结束就开始晃,晃了大概4、5秒。”在成都出差的市民郑瑞表示,地震前曾听到警报声。其提供的视频显示,画面中有女声从10倒数至1,随后警报声响起。另外,西昌市民廖毅表示,当时他正在看足球比赛,突然电视机画面右下角弹出一个对话框,上面提示“四川长宁正发生5.8级左右地震,凉山州西昌市震感轻微,请合理避险。”上面还显示,“地震横波还有31秒达到!”


肖莉介绍,西昌暂时没有“地震大喇叭”那样的公共广播,不过,四川广电网络用户,如果办理有电视地震预警公益服务项目的,就能收到预警信息。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市民朋友都安装有一款叫“地震预警”的APP,该APP也可第一时间对用户发出地震预警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电波比地震波跑得快

据了解,不论是学校使用的预警系统,还是广电使用的预警系统,亦或者是APP,都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究,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准确说来,地震预警是预测地震波的,而不是预测地震。”肖莉介绍,电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5千米,地震预警就是打的电波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时间差。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地震预警仪探测到地震波后,以电波的形式传到地震预警中心,地震预警中心分析处理数据后通过网络向外界发出预警信号。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州大部县市有震感 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2019年6月17日22:55时,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东经104.9度,北纬28.3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我州大部分县市有感,目前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地震发生后,我州要求各县市防震减灾局:一是及时调查核实上报灾情;二是做好震情跟踪工作;三是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地震前61秒发生了这件事,所有人都惊讶了!专家:60%以上的人命都...

新京报讯(记者 倪兆中)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新京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由其建立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不要小看这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王暾说,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减少伤亡14%,时间为10秒时,减少伤亡39%,时间为20秒时,减少63%。
原理: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创始人王暾是四川达州人,拥有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和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5·12”地震发生时,王暾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工作。看到地震造成的惨重伤亡,王暾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一个月后,王暾带着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的300万元资金,去人才市场挖了7个人,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
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王暾带领的技术团队在2011年首次成功向外界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中国也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8年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专用接收终端等多种途径公开预报40此破坏性地震,无一漏报误报。
“电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3.5千米,地震预警就是打电波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时间差”。王暾介绍,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地震预警仪探测到地震波后,以电波的形式传到地震预警中心,地震预警中心分析处理数据后通过网络向外界发出预警信号。
王暾表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技术核心是其独立研发的软件和算法,及时准确产出地震预警信息的技术。
“地震预警的难点在于排除干扰,放炮、打雷、触碰仪器等都会对仪器造成干扰,如果不能有效排除,系统整天都会发出警报”。王暾表示,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到预警中心后,基于算法的软件会实时处理相关数据,识别这些信号是否属于地震波,如果属实就对外发出警报,系统处理的过程只有零点几秒。
“我们的技术水平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王暾介绍,过去7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从来没有误报过,而日本每年都有误报;从地震发生到用户接受到警报平均时间为6.2秒,偶尔甚至会达到4秒,日本的平均时间是9秒,速度比日本快了将近30%。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众可免费下载“地震预警”APP使用
一台地震预警仪的监测范围是350平方公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布有5600台地震预警仪。地震预警中心由一组服务器组成,其核心部分是成都高新研究所开发的软件。5600台地震预警仪和5个地震预警中心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目前,这张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主要分布在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新疆西北部等区域,已经延伸至31个省份,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
“350平方公里乘以5600台并不等于220万平方公里”,王暾说,这是因为在诸如甘孜阿坝的某些地方,个别村镇之间相隔很远,在这些地方布局的相对稀疏,因此拉大了总体的监测范围。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技术近年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距离震中越远,获得的预警时间越长。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为雅安市和成都市分别提供了5秒、28秒的预警时间;2014年11月22日,四川甘孜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为康定县和成都市分别提供了7秒、53秒预警时间;在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地震中,为汶川县和成都市提供了54秒和71秒的预警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后,用户可通过多种途径获知消息并采取避险措施。

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合作的电视台在接受到地震预警信号后,会在电视屏幕上弹出“何地正发生地震,地震横波将于多久到达当地”的信息;正在运行的高铁、地铁在接受到相关信息后,可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一些人员密集的园区可通过大喇叭对外广播,园区内接入紧急响应的电梯,能实现自动平层关停并开门,避免人员被困等。

而一般民众,则可直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并安装“地震预警”APP,在设置好相关参数后,便能在第一时间知悉地震发生情况。

新京报记者了解,包括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石化等重大工程,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等党政机关,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等应急部门,一些学校、医院、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都已应用地震预警。

不过,王暾也同时指出,尽管我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6.6亿人口,但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仅在4%左右。他希望接下来能够跟更多部门进行相应合作,建设更为畅通的地震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