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郫都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做大做强农村产业,深入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努力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在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下,郫都的乡村愈来愈有颜值、有韵味,一幅幅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图景正徐徐展开。
党建领航乡村变身旅游胜地
横山脚下,柏条河畔,唐昌街道战旗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一幢幢漂亮民居鳞次栉比,庭前院落种满绿植花卉,三五个村民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说说笑笑一起走向战旗村广场。广场上、乡村十八坊里,一批又一批游客游客接踵而来,拍照留念。
战旗村成为了“网红打卡地”,2018年数据显示,共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这离不开战旗村党组织的强劲有力,敢试敢行。2011年,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接过接力棒时,战旗村还是一个农业小村庄,高德敏对大家说,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高德敏的带领下,战旗村切实推进“五星”党组织创建,带领全村党员深入开展“三问三亮”活动,探索形成“建强战斗堡垒,引领改革兴村,引领生态宜居,引领产业富民,引领乡风文明,引领服务便民”的“一强五引领”工作法,全体党员干部共同为村子寻出路、谋发展。
2015年,战旗村党总支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吸引资本下乡、人才进村、市场主体再造,敲响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引资7000万元打造集酒店、文创、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特色“香境”商业街,推动实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党建引领下,郫都像战旗村一样红火的乡村不在少数,位于徐堰河与柏条河之间的三道堰街道青杠树村成为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青瓦白墙,树木环绕,无限田园风光,一年中,不论哪个季节,游客如织。唐昌街道先锋村党总支打造的农耕文化主题旅游景点——农夫记忆,受到越来越多城市人的青睐……
党建促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村民人均收入从12500元提升到22900余元,村集体经济从0元跃升至300万元,通过“党建+”乡村振兴,友爱街道石羊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因经济发展滞后,石羊村曾被列为区级相对贫困村。一个支部一面旗帜,石羊村党总支书记高绪清抓住党建这一主心骨,凝聚党员力量带领全体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上演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全村党员群众抱团取暖,“众筹”400万元资金,建设开发金海棠湿地公园旅游项目。如今的石羊村已换上新颜,金海棠湿地公园内游客络绎不绝。
安德街道安龙村是中国盆景名村和中国小微盆景发源地之一,不过,该村的盆景产业一度受花卉苗木市场不景气的冲击而没落。近年来,安龙村党总支聚力创新和探索,为村民搭建平台,引导成立小微盆景协会和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带动村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整合盆景资源,共享销售渠道,让村民更加富裕。现今,该合作社已经发展到35户,小微盆景种植上万盆,年收入上百万元。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作为蜀绣之乡的安靖街道,在以前同样也面临着窘境,出现了蜀绣人才队伍不多、蜀绣品牌影响不广、市场领域不宽等蜀绣非遗保护问题。文化兴,乡村兴,蜀绣党支部以传承蜀绣技艺、弘扬蜀绣文化为责任使命,孜孜探索蜀绣产业发展之路。蜀绣党支部组建了由支部党员为主的蜀绣支部志愿服务队,开设蜀绣周末课堂,与四川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开设蜀绣知识、美术基础、色彩搭配等蜀绣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积极培育和壮大蜀绣工匠队伍。并新建“锦绣馆”,扩容蜀绣公园,招引9家企业入驻,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开发蜀绣DIY定制项目,多方式多渠道推动蜀绣文化传承,筑牢郫都乡村振兴文化基石。
党建先行加速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试点先行区,郫都发挥示范作用,规划建设“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积极探索中国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郫都模式”。看乡村大美田园风光、品天府农耕文化、尝乡土生态特色美食……未来的郫都乡村生活场景已跃入脑海。
打造“党建引擎”,郫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郫都成立了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党支部,支部以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区为目标,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建、资源联建、产业联促、治理联抓”模式,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博览园打造成为公园城市的乡村样板区。去年以来,该支部完成了广福村村道、先锋村农夫记忆博物馆、垃圾分类等17个产业载体项目建设,实施了道路及沿线风貌改造等项目建设。
目前,郫都正在聚合农耕文化、川西元素等,以创建战旗4A级景区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以战旗核心区为示范点,促进该区域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环境建设,增强该区域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并推广运用战旗运营模式,辐射带动以安龙村、广福村为核心的泛战旗10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片打造,促进周边区域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建成兼具生态保护到位、产业生态突出、带动增收致富的特色川西林盘聚落示范点;培育“天府水源地”公共品牌,推动平台孵化和提升,推动农产品逆向创新,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郫都聚力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实施农村资源与市场资源多种开发运营模式,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方式,壮大公司运营实力,发展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新村民”,推动农业双创,提升郫都特色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