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69|评论: 8

[转帖] 什么是崇洋媚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取一个“洋名”就是“崇洋媚外”,那么穿着洋人的西装,学习着洋人的思想,住着欧式别墅,享受着欧式装修……这些是不是更加崇洋媚外?按照“改洋名”者的逻辑,是不是应该叫穿西装的人把衣服换了?是不是应该把欧式别墅和搞欧式装修的房子砸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6-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着“保护传统文化,阻止洋文化传播”的招牌,要求别人改“洋名”的人,先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别墅是不是“欧式别墅”,如果是,先把自己的别墅砸了!
手机网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9-6-29 18:53
连体钞 发表于 2019-6-29 18:51
  呵呵,那些去国外干什么勤工俭学的,算不算崇洋媚外?!哈哈哈

马克思主义党是伟大的党,早在清朝末年,都在考虑,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1800年起,
不就是为了用外国的技术,
来实现国家的富强吗?
用马克思的方法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用外国先进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应该是一种伟大的实践,
而不应该简单的定性为崇洋媚外,那样就太低级了。

Screenshot_20190626_063823.jpg


发表于 2019-6-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煞有介事的闹剧一场……………………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逸图 发表于 2019-6-29 15:53
  打着“保护传统文化,阻止洋文化传播”的招牌,要求别人改“洋名”的人,先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别墅是不是 ...

发表于 2019-6-30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后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1905年,要求立宪的舆论日益高涨,驻外公使和地方督抚也纷纷奏请仿效日本及欧美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清廷决定派王公大臣出洋,深入考察欧美及日本等国政治。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7月16日,清廷派遣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慈禧下旨“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并要求在国外“随事诹询,悉心体察,用备甄采,毋负委任”。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连日召见考察大臣,认真听取了端方演讲《立宪说略》,并让考察大臣带上些宫廷御点路上充饥。光绪帝还面谕军机大臣:考察政治是今天当务之急,务必饬令各考察大臣速即前往,不可任意延误。 现在看来慈禧是崇洋媚外的始作俑者。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19-6-29 18:51
  呵呵,那些去国外干什么勤工俭学的,算不算崇洋媚外?!哈哈哈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