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芦山岗 勒马百丈关(二)芦山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诗歌
芦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摘
流传芦山的红军歌摇,已征集到百余首。其中载于《红军留存芦山珍贵历史文 献》中的25首;《红军歌谣抄本》中的15首;民间口传的68首,今录部分诗歌。
1. 红军题壁诗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驻今双石乡双河村时,在马家四合院内南侧楼房一石灰墙 壁上写下一首诗。原诗无题,作者彭家模。全诗24行,毛笔竖写行书。字迹工整
离情别恨,
别了,我的故乡,
莫缭绕我的征裳;
国泪乡愁,
莫羁绊我的戎装。
我要,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
把我的热血与头颅,
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
国与故乡!
听呀,江水鸣咽;
胡骑悲秋;
看呀,河山破碎,
血染巴州,
可怜我川西无辜的民众啊,
名、天、宝暴骨无人收!!
别了,我的故乡,
感谢你饯行的三杯美酒。
从此长征去,
奋勇杀贼,
誓死不休。
倘得凯旋重聚首,
再行握手。
勿悲切,
诀别之悠悠!!
涪陵彭家模感于军次
一九三六年四(二)月十二日 注:诗中名、天、宝,指名山、天全、宝兴县。诗题于双石乡双河村马姓房壁 上,当时属天全(1951年划归芦山),故诗中未提及芦山。
2.赞列宁歌
他创造了社会主义苏联共和国,他建设了世界革命的第三国际,谁是列宁?推动历史成此伟大,为人类重放光华。列宁身虽死,列宁主义存,我们的责任,是继 列宁而斗争东方劳动的人们,快起来!团结解放的武器,只有列宁主义。
3.赤色苏俄
赤色苏俄革命中心地,那一个叫列宁,世界革命家。共产党齐暴动,就把俄皇 杀。全国响应政府倒,革命高潮大。资产阶级力量不多大,人又少势又孤,我们将 他杀。他有钱,我有人,努力去交战,想个法子杀死他,宣传我赤化。无产阶级都 是亲兄弟。压迫那种人,着我们当奴隶。工友们,农友们,结个好团体,无产阶级 专政权,世界革命起。
红军留存于芦山的特别特别珍贵的绝密的历史文献(一)钟坚
解放初期(1951年),芦山县文化馆在芦山县公安局征集到一册红军历史文献汇编本。这册文献原由双石乡马宗林献交给原双石乡政府,系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带入芦山的特别特别珍贵和稀有的当时很绝密的历史文献。当时能够持有这些文献的红军,一定是红军中的高级领导人,那个携带这些文件不幸在芦山县河场红军总指挥部附近遇害的红军通讯员,会是谁呢?这册文献共28篇,约11万字。原件全部为质地柔软粗糙的对方纸油印。纸长13厘米,宽9厘米。大部分篇目刻印有图文并茂的封面。原件先存芦山县博物馆。(备注,后转存于雅安博物馆)
1.列宁传 作者不详,译者不详,可能是斯大林1924年1月28日在克里姆林军校学员晚会上的演说,辗转万里,1932年1月翻译成中文,1936年从鄂豫皖来到芦山。
大家知道,列宁的这个革命预见后来也完全准确地实现了。
天才的远见,迅速抓住并看透即将发生的事变的内在意义的才能,——这就是列宁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使他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和革命运动转折关头的明确的行动路线。
载于1924年2月12日
选自《斯大林全集》第6卷
《真理报》第34号
2. 《苏维埃区域土地、农民问题议决案》
本篇原件未标明颁发机关(原件由中央秘书处1930年11月20日发布)。仅据文中内容分析,可能为当时党中央关于土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决议。全文约1万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本件由共产国际东方部军区党务委员会翻印于1931年10月10日
十五、正确的根据阶级的观点以解决租税问题有极大的意义。必须根据显明的容易了解的通俗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农业税。捐税的标准是进款。捐税应该是累进的。必须免除最小农的税,只要在有可能的地方,便必须免除小农主要农业税。对于中农基本群众的租税,无论如何不可超过以前而一定应该较反革命政权时候降低。在征收租税时,一方面必须吸收贫农团体的代表,别方面雇农,苦力组织的代表参加。在征收租税时,亦必须有中农的代表。苏维埃供给红军的粮食时,亦应在此种方针之上来进行。军用品的征发,只能在最必需的条件之下。
土地关系的复杂,国内战争时情形的制度〔剧变〕,力量相互关系的转变,使着我们对于解决这一切的具体问题完全没有可能给一个确定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应该在所有一切的转变之中,保存并运用无产阶级与基本农民群众联合的原则,运用此种策略,并实行自己的主要路线的时候,共产党应该开辟革命群众自己的创造力的道路。(完)
——最近印发的(一)经济政策议决案;(二)土地农民问题决案,都是五天以前才到的。
中央秘书处
一九三0年十一月二十日
3.《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于1931年11月7日经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颁布。内容除序言外,共分十七部份,计有:本宪法的任务;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最高权力机关;公民的权力与义务;保障工人、农民的基本利益,反对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一切剥削统治;宗教政策、民族政策;保护和支持国内、国外一切革命力量;与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盟等。 本件由鄂豫军区党务委员会翻印于1932年2月26日。
本件作为绝密文件,从瑞金,由可靠,忠诚的交通员,辗转万里,传到红军鄂豫军区党务委员会。然后,1936年来到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