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54|评论: 0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北京情结” 张辉长:从成都到北京,见证大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次年九月,张辉长出生在四川广汉,从小就听着老师、父母讲述关于“新中国”、“首都北京”和“北京天安门”的故事,耳濡目染让张辉长对北京充满了向往。

1 (2).jpg

“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到北京去看一看,走一走。没想到有一天我真去了,还在北京驻扎了几年。60多年间,我来来回回去了无数趟北京,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变化,城市的发展。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孙子能再去北京上学,让他带着我再回到那个曾经梦开始的地方去!”张辉长感慨道。

第一次:

坐错火车闹笑话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但歌词里唱的“北京天安门”究竟有多远,对于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张辉长来说,如同天文数字,他只知道坐火车可以去。

1966年,16岁的张辉长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他要去北京看看。当年,成都正好开通了到北京的特快车,张辉长特别兴奋,穿上母亲刚做好的新棉袄,约上同学到了成都火车站。

“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上了车就开始盼啊盼,什么时候到北京啊!可好不容易到站一看,坏了!坐错方向了。”到重庆后张辉长急了,怎么办?他第一次知道坐火车原来是要看方向。

在重庆火车站睡了一晚上,张辉长和同学听说第二天还有到北京的列车,大家又赶紧回到成都,重新出发。

“当时的9次列车已经是全国最先进的特快列车,但还是坐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抵达了心目中向往已久的首都。到了北京,发现和我想象的还是不一样。” 张辉长笑着说,北京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天气寒冷,虽然身上穿着新棉袄,但还是难以抵挡零下十几度的寒风。

“不仅我冷得打哆嗦,后来抬头一看,其他同学也在喊冷。大家当时生活条件都不好,哪里有现在这些羽绒服、棉衣。过了一会,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暖和的地方——候车厅,那时才知道火车站候车厅原来有暖气提供,觉得北京人实在太幸福了!”

第一次去北京,张辉长说自己闹了很多笑话,但开了眼界,更树立了他报效祖国、保卫人民的坚定信念。两年后,也就是1968年,张辉长正式参军入伍,服役的地方刚好也在北京。

第二次:

人生中第一张彩照

第一次穿上军装,站在北京天安门前,张辉长一下觉得,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为了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张辉长在北京找了一家名为“立新”的照相馆。工作人员给张辉长介绍,当时最流行的是一种彩照,通过后期上色处理,展现彩色的样子,“我试着问了下,回答是要花一块多钱。第一反应是太奢侈了!当时我一个月津贴才六元钱!”

最后,张辉长还是咬咬牙,拍了人生中第一张彩色照片,“很有意义,记录着我最光辉的形象,穿上军装,保卫祖国!”部队驻扎在北京,平时休息时,张辉长最大的爱好就是出去逛逛。除了最爱去的天安门,什么故宫啊、颐和园啊,他也是百看不厌。

四年后退伍回到成都,张辉长还专门买了一双北京凉鞋带回家。但没想到,当时的同事却欣赏不了这种时髦,“他们笑我,说我是穿了一双女士皮鞋。我给他们解释说,这是北京现在最流行的,但依然没人理会。” 张辉长补充道,“七十年代末,成都在物质生活等方面与首都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当时我只要一出差,就会想办法买一些成都没有的东西,比如水果糖、肥皂以及各种糕点,买回来给家人朋友分发一点。大家都特别高兴,觉得这是来自首都的礼物。”

张辉长说,八十年代后自己到北京的机会就更多了。火车提速,距离也更近了,而每次除了看看留在那里的战友外,他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天安门,那里有他童年的向往和青春的记忆。

第三次:

送儿子上大学

因为张辉长对火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也影响了他儿子。1999年,张辉长的儿子读高三,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成都招生,儿子毅然决定报考了北京的大学。 八月底大学报到,张辉长也跟着儿子兴奋,“他去读大学,我肯定要送啊!过去三十年,我跑了无数趟北京,太熟悉了,闭着眼睛我都不会迷路!没问题。”

时隔三十年再到北京,张辉长一出车站便傻眼了,“变了,简直变了!各种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我几乎找不到方向了。” 张辉长回忆说,原来部队驻扎地前面有一片菜地,几个战友每天浇水、耕耘,可现在回部队一看,完全找不到一点种菜的影子了。” 张辉长又补充说,“除了站在天安门前,东西南北我还知道外,其他地方简直摸不到‘火门’,没想到三十多年变化有这么大!”

现在,张辉长退休在家,可他并不愿闲着,每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心里随时挂着千里之外的城市——北京申办冬奥运、成都开通到北京的高铁……

“最近这五年都没去过北京了,因为我在家管着祖国的未来。小孙子今年三岁,爸爸妈妈带他到北京玩,他第一时间回来首先向爷爷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 张辉长笑着说,他们这一代很多人心里都有个“北京情结”,也是“祖国情怀”,他现在的愿望就是,“国家越来越强盛,等我孙子上大学,我再送他去北京!”

来源:武侯宣传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