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19|评论: 1

[民生杂谈] 牛油果,一个精心策划卖给中国人的健康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0.17]
从边缘到主流,从粗鄙到高贵。牛油果这种水果“颜值”不高、口感特殊,但短短数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从鲜为人知到“超级明星”的华丽“转身”,成为中产阶级的标签。
https://mat1.gtimg.com/www/js/news/quote-end.png


[size=0.19]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名。牛油果的成功是营销的成功,满满都是套路。
[size=0.19]这些年,要说除了奶粉之外,从国外火到中国的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牛油果!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9472690820/0



[size=0.19]这个吃起来味道并不明显,口感也并非爽脆香甜的东西,是如何被“重口味”的国人所接受的呢?原因也很简单,牛油果主打的“卖点”是健康!
[size=0.19]这个“舶来品”,硬生生地被输入进了中国人的“健康食物清单”当中。那么牛油果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它又是怎样成为一种高级风尚?
[size=0.19]贴上健康的标签,在中国遍地开花!
[size=0.19]据统计,2010年,依赖进口供给的牛油果在中国的进口量仅2吨,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2100吨!成万倍的增长。
[size=0.19]几乎所有的新式餐厅,都有牛油果入菜的菜色供追求健康时尚的顾客选择。在这些餐馆里,大小餐馆里如果没放几片牛油果,都不好意思说是沙拉。
[size=0.19]牛油果甚至一度成为了高端、健康、营养食物的代表。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72691538/641



[size=0.19]根据一家权威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在中国,被贴上“超级食物”、“超级水果”标签的产品,在2011年到2015年间就增加了202%,同时增长的自然还有它们的销量。
[size=0.19]它们不光代表了“用上舶来品”这种带有“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向对健康和食品安全长期带有焦虑的中国人贩卖了一剂安心药。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3088564967/0



[size=0.19]“吃自然的水果总是百利无一害吧”、
[size=0.19]“进口又贵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
[size=0.19]“国外专家总不会骗人的”
[size=0.19]……
[size=0.19]许多中国人都这样想。
[size=0.19]实际上,有营养学家曾表示:“超级食物”其实是宣传上的噱头,在营养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size=0.19]这些食物在原产国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食材,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贴上“防癌、抗老、减肥、高营养”的标签,成功占领中国市场。
[size=0.19]近5年超级食物的搜索量呈上升趋势。橙线代表牛油果,绿线代表藜麦,蓝线代表奇亚籽。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57303160/641



[size=0.19]而就牛油果而言,宣传的关键词聚焦在了“保护心脏,降低胆固醇,减肥”等上面,究其原因,是因为牛油果中含有约 2% 的蛋白质,而一般的水果几乎为零,这就是常有人说其有营养的原因。
[size=0.19]一个牛油果的脂肪热量 = 3碗米饭
[size=0.19]牛油果含有其他水果都几乎不含有的蛋白质不假,然而,很多人忽略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到简直不像是水果!
[size=0.19]根据营养学家测量,一个牛油果的热量约等于3碗饭,别小看吃这个水果,很有可能一不留神就吃胖。
[size=0.19]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更是与其他食物比起来,高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size=0.19]炒黄豆(20%脂肪);士力架(25%脂肪);薯片(33%脂肪);开心果(45%脂肪);大杏仁(50%脂肪);榛子(60%脂肪);核桃(65%脂肪);碧根果(72%脂肪)……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57303161/641



[size=0.19]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是15.3%,甚至超过了普通猪肉脂肪含量的15%!
[size=0.19]就热量而言,普通水果油脂含量很少有超过 1% 的,热量也一般维持在30~60 kcal / 100 g 的水平。而牛油果热量达到了161 kcal / 100 g!
[size=0.19]一个200g的牛油果,热量约为332kcal,而一小碗100g米饭,热量也才116kcal。稍微吃个大一点的牛油果,你等于吃了将近3碗饭!
[size=0.19]牛油果:一个精心编织的营销骗局
[size=0.19]那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完全舶来的小水果,让这么多人失去理性,跳过那么多可怕和科学的数据,近乎迷信地爱上这个水果呢?
[size=0.19]营销!营销!还是营销!
[size=0.19]牛油果打入中国,首先是从互联网上,一篇篇澳大利亚人喜欢吃牛油果的报道而进入众人的视线的。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57303162/641



[size=0.19]而这不得不说是营销商编制的一个巨大的营销策略。
[size=0.19]作为牛油果的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生产的牛油果几乎都流向了亚洲市场,其中又以中国为主。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955843408/641
[size=0.15]维密超模在ins上晒自己吃的带牛油果的早餐



[size=0.19]西澳大利亚州的最大牛油果业参与者之一称:“亚洲市场正在为澳大利亚牛油果付出高价,他们乐意购买,我从来没有看到出口水果的这种收益水平。”
[size=0.19]在英文里,牛油果以前不叫avocado,而叫alligator pear,翻译过来就是“鳄梨”,正是它粗糙的暗绿色果皮确实跟凶猛的鳄鱼有点相像。
[size=0.19]更鲜为人知的,牛油果还有一个更上不了台面的名字,叫做aguacate。这出自西班牙语,原意为睾丸。
[size=0.19]当时牛油果种植协会强烈抗议,说这名字简直要毁了整个产业,于是在协会的建议下,alligator pear、aguacate纷纷改为听起来高大上的avocado。
[size=0.19]在改完名字后,精明的农场主和农产品经销商开始筹集大量的资金给牛油果打广告,做营销。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72694692/641



[size=0.19]1974年,一颗牛油果贵达1美金,根据购买力换算,相当于今天的4.8美金之多。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这个并不起眼,大家也不太知道如何食用的水果实在是太贵了。
[size=0.19]于是营销人员顺水推舟,顺势而为,将牛油果包装成了“水果中的奢侈品”,专供优雅富贵的上层人士食用。
[size=0.19]这个营销理念依旧深植入牛油果的销售之中,就像中国人选择吃牛油果的潜在原因一样,仿佛吃了牛油果,就有了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成了社会上游。
[size=0.19]说到底,牛油果贩卖了一种“听起来高级”、“格调很高”的生活方式。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72695418/641



[size=0.19]而牛油果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美国的肥胖率已经高到引发所有人的关注,营养学家呼吁全美国人减少脂肪摄入,于是脂肪含量成为了判定一个食物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size=0.19]而就在此时,牛油果就被美国食物药物管理局踢出了健康食物的范畴。
[size=0.19]但是牛油果农场主和进出口企业不开心了,一直抗议,抗议到了2016年,他们表示,按照这个标准,牛油果和三文鱼都不是健康的,而无脂肪果冻和含糖谷物却被认定为“健康”,这不合理,不公平。
[size=0.19]就这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为了牛油果修改了标准,牛油果重回“健康食物”的队伍当中。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72696150/641



[size=0.19]借此良机,广告商们为牛油果打上标签:牛油果含的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跟炸鸡、薯片是不一样的!
[size=0.19]此后,随着西方各路明星在社交网络中的宣传,牛油果成功地以“健康食品”、“超级食物”的形象深深植入人心,走向了神坛。
[size=0.19]牛油果实现了完美逆袭,美国每年的牛油果消费量保持 10-30% 的增长,而在澳洲更是夸张,2014年澳洲牛油果进口近73万吨,占全球牛油果进口的46%。人均消费量从 1999 年的每人每年 1.1 磅,增至2014年的 5.8 磅。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955843316/641



[size=0.19]随着美国人的宣传,澳洲人的助攻,在2005年中国对墨西哥的牛油果开放进口准入后,澳洲进口牛油果也接踵而来。
[size=0.19]借着中澳贸易的火爆,生鲜代购的炒作,牛油果这个吃起来像肥皂的水果成了众人疯抢的“超级水果”。铺天盖地的热文、软文将牛油果捧成了“养生万金油”、“森林奶油”。
[size=0.19]最后,牛油果到底要不要吃?
[size=0.19]牛油果最近几年的“狂欢”与前几年破灭的另一种神奇食物——玛卡极其相似。
[size=0.19]玛卡同样原产于南美,美国学者发现它所含有的玛卡酰胺和玛卡稀能帮助人体荷尔蒙分泌,因此玛卡在当时被誉为“荷尔蒙发动机”。
[size=0.19]在2011年的时候,国内消费者对于玛卡的认知还是非常少,但是经过一轮宣传造势后,玛卡行情开始看涨,进口秘鲁玛卡可高达千元每斤,国产玛卡也要好几百,似乎“荷尔蒙发动机”启动了高端消费者的热情。
[size=0.19]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472697216/641



[size=0.19]不过,可惜的是由于营销过头,太多的投资进入到玛卡的种植领域,造成供过于求,最终玛卡只能烂在地里,一文不值,这也让消费者逐渐忘记了这台“发动机”的好处,玛卡也就成为了不能再普通的植物。
[size=0.19]再回看牛油果,它的“发迹”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size=0.19]20多年前牛油果还是普通的小众水果,但是当科学家揭示了其“健康脂肪”丰富的优势后,再配上营销人员的不断放大和美国超级碗产生的巨大广告效应,它摇身一变就成了“健康”的象征与标配。
[size=0.19]但事实上,这样的营销可能会带给消费者几个误区:
[size=0.19]一是只看到这种食物可能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缺点;
[size=0.19]二是认为只要多吃这种食物就是健康,却不知道健康是靠食物多样化来维持的;
[size=0.19]三是盲目跟风,别人吃我也吃,不了解本身是否需要。
[size=0.19]如果你喜欢它独特的风味,也认可它营养的价值,当然可以适度的吃。
[size=0.19]但是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所谓的“超级食物”、“超级健康”、“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那还是要劝一句:理性食用才是王道!
[size=0.19]拍档说
[size=0.19]虽然唱了很多反调,但我们也不必特意打压牛油果。毕竟它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受到了不少吃货们的认可。但作为一个有智慧的吃货,我们要做的是理性看待这种不太一样的水果。
[size=0.19]其实,它的成名之路倒是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一枚普通的果子怎么完成逆袭之路?它是怎样宣传造势,又是怎样打造出高级感,怎样以健康营养为卖点去营销?欢迎留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2 11: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