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1|评论: 2

朱德元帅的抗战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今天(7月6日)是共和国第一元帅朱德去世43周年忌日,特选编一组朱德元帅的诗歌,以资纪念。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整整十年间,朱德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杀,千艰万险时刻,竟没有留下一首诗词。然而,在八年抗战中的间隙,他创作了数篇慷慨激昂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革命英雄主义豪情的诗作。

     1939年春,朱德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领导华北敌后的抗战,这时抗日根据地面临日军重兵围攻“扫荡”,进入十分艰苦的时期,他写了《太行春感》的诗篇,表达坚不可摧的抗战意志: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1939年冬,太行山上,寒风凛冽,白雪飘飞,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蚕食”、“扫荡”不断。而害怕人民抗日力量壮大的蒋介石,背弃承诺,断绝供给八路军武器、被服和粮饷,并指使顽固派军队乘势大搞反共摩擦。英勇不屈的八路军,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吃着黑豆煮野菜,却是斗志昂扬,鏖战在冰天雪地中。在这种背景下,朱德写了一首题为《寄语蜀中父老》,同时也是写给全国人民的诗: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这年冬天,朱德在太行前线度过他的53岁生日。当时也在前线的作家杨朔写了一首赠诗《寿朱德将军》:“立马太行旗飐红,雪云漠漠飒天风。将军自有臂如铁,力挽狂澜万古雄。”朱德读后,和诗答谢,后来略作修改,以《赠友人》为题发表: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作者在诗中强调抗日复土依赖的是“群雄”――千百万人民所形成的铜墙铁壁,“猛士如云”爆发出“挥戈退日”的无比威力。该诗以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中华民族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一切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

    1940年5月,朱德受命离开八路军总部,从太行山返延安,中途去洛阳同卫立煌会谈团结抗战问题。经河南济源县刘坪时,朱德回望巍巍太行山,眺望着他曾经率数十万八路军健儿同敌人血战近三年的战场,将要告别,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写下《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朱德这次回延安后,再没有回华北前线。但是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和根据地的将士们在一起,无时无刻不萦系着烽火连天的战场,无时无刻不擘划着抗日大计。他常常以诗来抒发爱国深情,激励抗战斗志。1940年夏,他写了《和李印泉先生〈“七七”三周年纪念赠抗战将士〉原韵》,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报国仇同志亦同,精诚团结伏强戎。

  新师少壮身犹健,扫寇归来唱大风。

  苦战三年春复秋,河山还我慰同仇。

  他年痛饮龙江外,长戍边疆卫九州。

     他在延安还写了《和林老〈咸榆道中〉原韵》、《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我为陈毅同志而作》、《和郭沫若〈登尔雅台怀人〉》、《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等诗,每首诗都激荡着炽热的爱国情怀,都迸发着驱逐侵略者、收复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家国危亡看子弟,河山欲碎见英雄”;“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特别是《和林老〈咸榆道中〉原韵》这首诗,从中可以看到一代伟大爱国者驰骋于抗日战场备尝艰辛的身影:

  抗战三年久,前锋过北平。

  敌骑频跳跃,我马任纵横。

  封锁重重隔,往来踽踽行。

  是谁知伟绩,后起忆当今。

    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毅被任命为新四军代军长,不久即果断地指挥了讨逆(李长江)之役和陈道口之役,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捷报传到延安,朱德喜不自禁,欣然吟成七律一首《我为陈毅同志而作》:

  江南转战又江东,大将年年建大功。

  家国危亡看子弟,河山欲碎见英雄。

  尽收勇士归麾下,压倒倭儿入笼中。

  救世奇勋谁与识,鸿沟再划古今同。

     1942年6月,朱德在延安得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太行山指挥反“扫荡”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不胜悲恸,写下慷慨悲壮的七绝《悼左权同志》: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1942年7月,朱德在延安《新中华报》上发表诗作《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全诗22句,这里仅引4句,从中可以看到他作为总司令,对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深切悼念和崇敬之情:

  吾华好男儿,正好抗日死。

  民族赖以立,国亦得所恃。

  捍国不惜身,伟哉诸同志。

  寰宇播英名,千古传青史。

     在八年抗战中,朱德写下2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词,用诗词高扬抗日救国的旗帜,表达复兴中华的决心,讴歌为保卫祖国慷慨捐躯的烈士,洋溢着要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的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亲临华北前线,指导第一场攻打大城市的石家庄战役。听到胜利的捷报,即赋诗《攻克石门》: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叫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诗中不仅洋溢着对攻坚战胜利的喜悦,而且因看到当年跟随他用大刀长矛参加反“围剿”的青年战士,在战火中锤炼成长,如今都成了统率千军万马、所向披靡的战将,为“我党英雄真辈出”不胜欣慰,可以“从兹不虑鬓毛斑”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写下20多首诗词。其中,《冀中战况》等诗写出了战争的情景:“河旁堡垒随波涌,塞上烽烟遍地阴。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战局时局》、《寄东北诸将》等诗,描绘了人民战争胜利发展的宏伟气势:“兴安岭下楚江头,万里烽烟接素秋”;“革命高潮连海外,民军蜂起接滇边”。《新农村》等诗写出人民获得解放的欢乐:“千门万户喜朝晖,处处村头现紫微”;“农民得地耕耘乐,战士立功远近传”。《寄南征诸将》更以精粹的诗句记录和讴歌了这一历史巨变: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朱德用他大半生的奋斗,终于实现了“大好河山应革新,推翻封建属人民”,“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的夙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本人是成功人士

发表于 2019-7-6 13: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