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21|评论: 2

家长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应承担怎样的过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o-ee.com/forum.php?mod=image&aid=1496819&size=300x300&key=643baa6735164ef6&nocache=yes&type=fixnone
诺儿佳  一家专业做5-12岁年龄阶段 专注于孩子注意力培养与提高的教育训练机构
而懒惰的人是最没有意志力的。而一个注意品质好的人,很大的成分是需要意志力的配合才能集中精力。所以,呵护过分的孩子没有意志力,也就难于培养出持久的注意力。对于注意力来说,电视是杀手。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逢人便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注意力不太集中。
(1) 家庭对独生子女呵护过度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任何事情父母都帮孩子代劳。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逐渐变为一个“懒惰”的人。而懒惰的人是最没有意志力的。而一个注意品质好的人,很大的成分是需要意志力的配合才能集中精力。所以,呵护过分的孩子没有意志力,也就难于培养出持久的注意力。
(2) 忽视体育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训练
  运动是最有利于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的。运动好要求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好。而精细动作比如在折纸时,孩子的眼睛和手都要配合起来,才能折好纸。这就叫“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协调的人,大脑的指挥能力很强,这样的孩子不论在运动时,还是在长时间静止时,都是有极强的自控力。而“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他的大脑的指挥能力和控制能力就很差。除了做事和运动时显得笨手笨脚外,就是在坐着时,也难于长时间地坚持。
(3) 看电视过多
  对于注意力来说,电视是杀手。电视节目的特点是画面生动活泼,孩子习惯了热闹,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就不习惯静静地听老师的话。电视虽然也能增进孩子的知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是被动的学习,没有对答,没有互动,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语言也容易发展迟滞。
(4) 家长忽视对幼儿“静”和“静”的训练
  家长们都以为孩子喜欢热闹的气氛,于是就尽量让家里热闹,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快乐。其实从小给孩子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庭氛围更加重要,让孩子能够在该静的时候静得下来。当然,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家长可以作一些互补性的调节。如果是性格外向的孩子,需要的是静;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适当多引导他,使他感到欢乐。
(5) 家长在无意中强化的孩子的弱点
  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逢人便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注意力不太集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的认同心理,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因此更加难以改变。其实家长要尽量弱化孩子的这些特点,引导孩子慢慢纠正而不是一味地强化。
(6) 给了孩子过多的玩具和书籍
  一般都以为玩具多、书籍多,孩子会很开心,会增长很多知识。如果有家长在一起陪伴和指导,会有一定的收获;如果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孩子自己去玩,就很容易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因为孩子一般都会很快地厌倦,并不断地换玩具,一本、本书地乱翻。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形成了。
(7) 给孩子报了过多的训练班
现在孩子参加的课外训练班过多,其实多数都是家长的意愿。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也恰恰是形成注意不集中的因素。孩子的天性是玩,您把他课余的时间都占满,他怎么办,只好在训练的课堂上自己想办法玩了。久而久之,注意不集中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诺儿佳: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以一颗匠人的心德,引导、启赋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予孩子一个阳光美好的未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1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就应该这样对这些人
发表于 2019-7-1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哦 这样我们以后就好过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