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芦山故事集(学生版)
一 长征会师图
196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由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陈半丁、秦仲文合作绘成、陈毅题跋的《长征会师图》。
宝盛李家兄弟说:
红军在民国二十四年,端阳过后,从玉溪河桥头坡过,大约有300多人(备注,这个营的红军应该是执行邛崃方向战略掩护侦察任务的红九军团前卫营),天下着雨,他们有几个披着蓑衣,其他人都淋湿了。
时任红九军团司令部文书林伟的《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记载
1935年6月10日,(从双河场出发)挺进到邛崃双柳坪,司令部驻该地。该日拂晓,军团出发,下午2时抵达双柳坪,距成都仅180里。红军(前卫营)进入到邛崃境内时,与地方反动匪团数百人遭遇,军团前卫营迅即将其击溃。军团派出便衣侦察员,获悉敌人在大邑有两个团的兵力。不过,红九十四军的情况尚未侦察到,仍在侦察联络中。
李家兄弟继续说,他们挎着布袋,里面只有不到半斤的生胡豆。
当晚一些红军住在我爷爷家,我爷爷那是都才十岁不到左右,他去摸红军的长枪,红军把子弹退了,让他扛过一下,很快就和红军玩一起,爷爷去摸红军的口袋,被我祖祖打了一顿。红军驻扎是在门口几块石板上,背靠背坐着过夜。大约在玉溪河桥头坡住了2天,又有后卫部队过来,一起过五通碑朝太平走大川去。
红军送了几个空弹壳给爷爷。
据调查,芦山飞仙关镇(可能是堰坎村或者黄家村)的姚继玉在1935年的六月参加了中央红军。也可能是做向导。他在长征途中,失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