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98|评论: 0

[原创] 不要把别人亟欲逃离的苟且,当成你的诗和远方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1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环球网发了篇《“光腚纤夫”凝固三峡记忆 纤夫民俗将面临失传》,里头这样写到——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木船运输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与木船一起消失的,还有三峡纤夫。而今在湖北巴东神农溪等一些地方,纤夫拉纤仅作为一种旅游展示而继续存在。
  ……
  由于年青人不再拉纤,老纤夫年龄偏大,随着老纤夫的逐渐离去,纤夫们那些传统的拉纤技法、掌舵技术、操杆技术、闯滩技法,以及当地特色的“豌豆角”船的制作技术等等纤夫民俗都将面临失传。
  我回复了一句: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课文学过,它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为何长江上的就成了民俗?这是穷得没办法……谁要这种民俗?说白了,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别人亟欲逃离的苟且,却被你当成了诗和远方。
  没想到,短短几句话,20个小时内,获得827次点赞,61次回复,在总共748条回复中,被顶到了最上面。
  而其他留言,也多是嘲讽这篇文章的,有位朋友说得好——
  不是每种职业都应该被保留,没什么值得可惜的,生产力进步,本来就会带来变革。可笑的是,文章里还写什么纤夫的后代也吃不了苦,去做别的营生了。难道你是打算为了你们一时猎奇,把他们一辈辈拴在这里?既然你这么可惜,干脆自己去吃苦拉纤好了。
  不得不说,大家都怼得很好,很有力。
  原因无非在——
  这种写法,让人愤怒。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小清新歌里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以为自己受了很多苦?
  太枯燥?
  没趣味?
  只有在远方的田野里待过,才知道你眼前的苟且,是多么的幸福。
  让你到田野上生活,不要三个月,哪怕三星期,你就会吼吼着拍拍屁股回去继续苟且。
  长江上的光腚纤夫没了,有些人去惋惜。
  我们这的农夫也没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要写收割机的轰鸣,破坏了乡村的宁静?
  春插的民俗没了……
  双抢的民俗没了……
  学校放秋收假的民俗没了……
  牛也没人养了,田园牧歌没了……
  80后的儿女们,不要再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大竹篓,到处去割牛草了……
  犁田到半夜,伴着蛙鸣的噢齿噢齿、哇`哇`(请读二声)的赶牛声没了……
  父子一个推一个拉一次载两麻袋新谷送到粮站的民俗没了……
  正月十五烧旺火,搞得满天烟尘的几千年的民俗也是说没了就没了……
  都跑去看电视玩手机了……
  这是洋人发明的呀……
  舍东看西,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今天看到几张1940年的老照片,日本人在山东小清河入海口一带拍的。
  照片里,几个裸身纤夫正在费力拉船……
  配的文字说明是——
  拖船的苦力。
  类似的照片还有很多。
  他们为何不写——
  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俗,而要备注着苦力?
144435acciw5gz22iqoxw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