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439|评论: 8

在台北我成了学员们的“长官”(背起电脑奔世界系列之四——中国台湾)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1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台湾
第一天去给台湾“威宝”公司的员工做培训,我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了。按照威宝公司接洽人缪忠礼给我的路线图,从台北市我入住的“馥郁酒店”到培训地点差不多有将近二十公里的路程。邮件中,缪忠礼建议我第一天最好打车,等熟悉了就可以坐地铁。
DSC07081.JPG
在酒店吃过早餐,然后背起装有笔记本电脑的双肩包就出了门。头天晚上我问过酒店服务员,知道从酒店出来过一条小街然后进入一个胡同,从胡同穿出就是忠孝路,在那里打车很容易。那条足有三百多米长的小胡同大部分区域宽不过一米,两个人并排行走都显得很逼促。由于时间尚早,胡同里只有我一个行人,倒也显得宽敞。戴上耳机边走边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同时享受盛夏早晨清爽的凉风,感到很惬意。走着走着,感觉身后似有什么东西在跟着我,于是回头便看见一个骑电动摩托车的中年男人在我身后。悄无声息滑行的电动摩托车后面搭载了一个装满蔬菜的大箩筐。见我回头,那人冲我一笑,用台湾普通话对我说:“非常抱歉,打扰您了。”听得出来,他冲我说的是“您”。
                              
“哦,对不起,我当了您的道了。”我对他说,同样称呼他“您”。
“我看见您带着耳机,按喇叭不仅吵醒晚睡的人也可能吓到您。不好意思了,跟在您身后。”当我侧身让他过去的时候,中年男人还不忘给我挥挥手。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感受台湾同胞的礼貌和文明了。
DSC06866.JPG
学院给我安排的台湾培训,时间定在2013年7月中旬。6月中旬我就开始办理台湾通行证和台湾自由行签注。台湾通行证办理比较容易,但办理台湾自由行签注所要的资料却比美签和申根签都多,像工作证明啊、银行存款啊、是否政府工作人员啊、劳动合同啊等等等等,想必这也应该是台独分子们的政治操弄吧。台湾自由行最长时间只能十五天,所以我去台湾交付的纯网优培训也只有十个工作日。原本打算在深圳的银行换点新台币,与威宝的缪忠礼联系后他建议我在桃园机场兑换,说在那里兑换的比例高一些。
在香港机场坐上台湾中华航空的飞机,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台湾的桃园机场。下了飞机取了行李,还没走出候机楼,就看见大厅里有好几个兑换台币的柜台,于是前去咨询。服务小妹妹很热情,知道我是第一次来台湾,小女孩对我说:“先生,如果您在我这里兑换,汇率要比大厅外面的兑换点少2个百分点。如果您兑换的人民币在一万元以上的话,我建议您去大厅外面兑换,这样可以有大约一千新台币的价差哦。”小妹妹不仅一口一个“您”而且声音也很甜美,更让人吃惊的是,送上门来的生意人家还要告诉你外面汇率要高些。这样的服务意识,我还是头一回遇到!因为我只打算兑换6千元人民币的新台币,同时也冲着服务员如此良好的服务态度,我便在她这里兑换了。兑换的过程问及她为什么要将大厅里外不同的汇率差告诉客人时,服务员笑着说:“诚信服务哇,先生。如果我不告诉您,您哪天去外面兑换知道了汇率差您会怎么想呢。”
DSC06911.JPG
无数次听过商家“诚信服务”的承诺,在台湾看见了如此具体的诠释,让人赞叹!
出了机场大厅,就看见好多的士整齐的排列等候客人。见我拉着大行李箱出来,一位司机上来问我去哪里。告诉他酒店名称后,这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瘦高个儿司机说,将我送到那个酒店有两种价格,一种是要发票含税的是一千三百新台币,一种是不要发票含税的要一千一百新台币。因为要报账,我选择了前者。随即,司机很麻利的将我的行李搬到汽车的后备箱,然后我们一路往酒店进发。
司机很健谈,一路上几乎没有停过嘴。出于对无发票含税的疑惑,我问及了此事。司机说:“如果不要发票,他就会按照定额月税上缴税款;如果要发票,就按每单发票的税率上缴税款。每个月他会将要发票的出车次数统计好再减去不要发票的月税比例合计缴纳税费”。听他这样一解释,我不由得称赞他真是个遵纪守法的人!
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我预定的“馥郁酒店”,司机快速下车将我的行李从后备箱拿出来交给酒店门童,然后从我手上接过车费并给我已经填写好发票。看着离去的出租车,心里在来之前残存的那点儿对台湾人的芥蒂之心也就完全释然了。
DSC06923.JPG
威宝公司是台湾专营3G无线网络的通信公司,公司在台湾设立的办事处因为民进党所谓“木马屠城”威胁而不能直接入住台湾,所以就只能挂靠在威宝公司名下了。虽然办事处员工全部都是台湾居民,但他们都是我所在公司的雇员。此次来台湾就是为威宝公司的无线网络优化技术人员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网络优化专题培训。
参加培训的正式学员总共有十二名,平均年龄三十五岁以上,全部都有欧美加拿大的留学经历,而且实际工作年限均在十年以上。对此我并没感到太大的压力,因为我知道台湾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干什么事情都是“逢中必反”,即便无线网络这样的基础设施也一直不愿意采用大陆已经采用的模式。马英九上台后的头几年,台湾才开始建设与大陆相同制式的无线网络。由于地域和用户容量的规模,台湾的无线网络相比大陆的无线网络充其量只能算个地市级水平,因此就课程的难度来讲于我并没不大。
从胡同出来就是忠孝路,招手拦了一辆出租,告诉司机要去的地方后,便一路欣赏台北的市容。司机知道我是大陆客后,很是热情的给我介绍台北的市容:那个方向是松山机场、元山饭店在哪里、右手边看得见是“小巨蛋”演艺厅、正在通过的大桥是基隆河“大直桥”......说着说着就到了我的目的地。
DSC07047.JPG
刚开始上课,大家都很拘谨。知道台湾和大陆在一些技术名词上存在翻译差异,我便尽量将我的四川普通话说慢一些吐词清楚一些,同时尽可能多地讲些实际网络优化案例。但即便如此,讲到小区“蜂窝”时,还是有学员问我“蜂窝”在无线网络中起什么作用。一番对话后好不容易才搞明白原由。原来,在大陆被称为“蜂窝”的小区,在台湾是直接从英语cell音译为“舍尔”的。其中还有好多不同的称谓,比如智能手机,台湾叫“智慧手机”;软件,台湾叫“软体”等等。因为有这些叫法上的差异,我和学员的互动就多了,中午吃饭时,我和学员们热络了起来,大家有说有笑相互讨论一些技术问题,关系也就拉近了。有位学员问及我住的酒店和如何去到培训地,然后很是热情给我介绍坐地铁如何方便并给我手写了乘坐地铁的两地站点名。我俩正说着,又一位学员问我有没有买台北市的通用月票“悠游卡”,并带着我去楼下的小超市花了五百新台币办理了一张。有了这张悠游卡我就可以在台北市乘坐地铁和公交车了。
参加培训的学员居住比较分散,威宝公司安排的培训时间是每天上午九点半开始,十二点结束;下午一点开始,三点半结束。第一天培训结束后,我便用手中的悠游卡去乘坐地铁,总共耗时不到一个小时比打的方便多了。回到住处还不到五点,于是匆匆带上相机出了门,不是去观看台北的市容,而是去准备第二天的课程。
多年培训经历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观察室内室外天线安装的位置、方向、大小,以此来估计覆盖面积和容量以及可能出现的覆盖问题,为培训提供实物资料。
DSC06886.JPG
此时的台北市正是下班高峰期,车龙人流在街道和人行道上缓慢的流动和行进。手拿相机双眼不停地在高楼电杆上扫来扫去,将发现的天线拍摄下来用于准备后续的课程。在街上不停的搜寻、拍摄,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也拍了几十张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天线。寻思用于后续的培训绰绰有余,于是便步行回了宾馆。
因为有了台北市街道的实际天线资料,讲起网优实例来得心应手。培训学员对我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兴致大增,于是第二天下午又来了好几个威宝公司的技术人员参加旁听。其中一位身材高大穿一身迷彩军服的学员见到我很是认真地口喊“长官”并立正给我敬了一个军礼。寒暄后他对我说,培训的学员很认可我的培训,于是过来听听。培训中途,又是那位学员举手示意,问我可否用英语讲解。他解释说,两岸技术名称翻译存在较多差异,有些技术问题听起来有些费劲。见其他学员也有如此意愿,于是我便改用英文讲解。在一堆说中国话的人面前说英语,感觉有些怪怪的,开始讲的时候好几次没忍住笑了场。倒是学员们听得认真,还一个劲的说我的英文讲得不错云云。我知道,这些学员的英语都比我强,于是在我给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我就把这次培训当成是学员们对我英语进行的一次陪练。
培训进行得很顺利,学员对我也满意,心中的焦虑也基本缓解。看看手里已经准备了足以应付此次培训的实际案例后,这才猛然想起来台北已经五天,培训也进行了四天,每天早晚都上街,满眼看的、心中记的除了一大堆天线外居然对市容市貌风土人情只有非常模糊的印象。这可不成,好不容易来一回宝岛我怎么也得好好逛逛看看,不枉费了这次美差。
DSC06989.JPG
第五天,我照样六点种就起床来到大街上散步。于轻松之中,欣赏宽阔大街、高楼大厦和大楼外侧那层层叠叠或固定或悬挂的各种大大小小书写有繁体和英文艺术字的广告牌。除了底层大多是福州街头那种骑楼外,高楼大厦的建筑风格与大陆所有大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倒是临街一处小园林很别致。
园林就在忠孝路上,离我入住的馥郁酒店大约不到四百米,拐个弯就到了。园林大约三四百平方米,里面小亭、连廊、水池、花园一应俱全。中央一个直径约五米的圆形场地用各色大理石铺就,自然彩色鲜艳醒目。中间一个圆形石板上刻有一首唐诗,让人感觉很有文化内涵。可能是时间尚早,晨练的人不多,我于是在园中到处慢慢踱步。一路走来,连廊的墙上,通道上,隔几米就有一块刊刻有唐诗宋词的石板。石板或方或园或菱形或扇形不一而足,于散步养神之间欣赏古人诗词实在是一件让人舒心的享受。看着这些刊刻诗词的石板,深感台湾同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在随后几个早晚的闲逛中,我发现台北市内遍布这样的街区小园林,几乎每个街区都有一两个。每个园林都有刊刻诗词和名人名言、警句的石板。我去过中山路的一个小园林,里面的装饰比较现代,石板上刊刻的大多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张衡、祖冲之等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名言警句。
DSC07023.JPG
我在台湾呆的那些天,台湾同胞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礼貌热情,二是遵守交通规则,三是尊崇中国传统文化。每天早上,我一般八点出门然后到“忠孝新生”地铁站坐车。这时候正是上班高峰时段,进出地铁的人流摩肩接踵,但上下电扶梯的人流却完全能够做到左站右行,人们有序行进绝无拥堵混乱之虞。好多次晚上在大街上溜达,凡是有红绿灯的路口,我没有看见一辆车和一个行人闯红灯。说到台湾人的礼貌热情,来台湾两次坐出租的经历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但在第一个周六我去参观元山饭店的路上遇到的事情让我很是感动。
元山饭店是台湾著名地标,就冲饭店那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建筑风格,来台北的大陆同胞没有不想去看看的。从地图上看,元山饭店在台北市西北边,靠近基隆河。地图上显示那附近有一处古老的孔庙,于是决定先去参观庙宇,然后再步行去元山饭店。
坐地铁很方便就找到了那处孔庙。庙子虽然不大但古木参天香火旺盛。在庙里转了一圈,看了几幅楹联、塑像和庙宇的介绍然后便准备步行前往元山饭店。我生来就有很强的方位感,自恃不会走错路的我却在庙子外面横七竖八的老街中迷了路,于是就近问询一位老太太。听说我去元山饭店,老人家迟疑了片刻,又看了看手表,然后对我说:“过了桥就是元山饭店。这片街区容易搞混,还有点时间你就跟我走吧,我带你到看得见桥的地方。”见老人家要亲自带我走出街区,我很感动。之前看见老人家在看手表,想必她应该有事情等着去办,于是极力婉谢,最终,老人家还是坚持带我出了那条街然后指着一个小巷告诉我,穿出去就能看见大桥了。
DSC06997.JPG
如果说之前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礼貌和热情还是服务者与顾客之间的礼尚往来的话,那么这一次我遇到的就是活雷锋了。回头看着离我而去的老人家的背影,那一刻感动得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从中山桥的另一端就能看见元山饭店那座红墙琉璃瓦的雄伟建筑矗立在对岸一道坡地上。原以为径直从桥上过去会有一条大道通向饭店,谁成想走过中山桥居然一条高速立交桥横亘在饭店大门之前,而立交桥后面又是一道十多米高的垂直堡坎,根本没有大道通向元山饭店。在立交桥、堡坎之间饶了一个大圈,终于从堡坎一侧的石梯小径爬了上去。上面是一个水泥广场,元山饭店的进门牌坊就立在广场靠堡坎一侧的尽头,饭店大楼就屹立在广场前方尽头处两排宽阔石梯之上。
有学员告诉我说,饭店前面以前是没有公路立交桥的。一条笔直的马路从基隆河畔沿坡而上,穿过牌坊就可直达饭店。陈水扁执政后,认为那条通往饭店的马路是国民党的风水,于是将其挖断并将一条高速公路立交桥设计在此以阻断风水。而今,所有进出饭店的车辆只能通过饭店后面两侧的便道方可通行。
DSC07056.JPG
元山饭店一楼大厅宏大气派,红地毯铺地,六个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大厅天花两侧和两头,一个硕大的青花瓷花盆中满满地盛开着繁茂的紫色蝴蝶兰。二楼是饭店对外营业的高档商店和餐厅,装修得金碧辉煌。中央大厅里,一座直径约三米的喷泉假山中,一条金灿灿的游龙从水池底部穿绕整个假山,在假山顶部将龙头高高昂起向空中吐出一股细密的水柱。金龙、红柱、木椅、国画,所有这一切都在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绚烂的传统文化。七月是旅游旺季,在饭店总台看了一下客房价目表,一个普通标间含税价是2800新台币,约合450元人民币,算上两人早餐这个价位还是很公道的了。
这几年,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得以改善,去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很多,台湾的夜市也越来越红火。学员告诉我说台北最大的夜市叫“士林夜市”,在靠近新北市离我住的酒店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于是我在一个晚上步行去了离我住处较近的一个规模较小的宁夏路夜市。
说是规模较小,但上千平方的区域里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傍晚七点来钟,夜市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了。和大陆的夜市不同的是,台湾夜市上没有大声武气的叫卖声和煤气灶爆炒的轰隆声以及乌烟瘴气煎炸烹炒的浓雾油烟。
我在台湾住的那些天,感觉到台湾同胞的饮食比较清淡,不喜欢浓油赤酱和烈火猛炒之类的饮食,即便是烤制的食品也大多是电烤箱用中火慢烤。
DSC06994.JPG
在夜市上走了一大圈,摊位售卖的小吃大多与内地夜市上吃过的相同,倒是一个售卖“青蛙蛋”的小摊引起了我的兴趣。原以为卖的真是青蛙蛋,却并没有见到摊位有火炉电炉之类的烹饪器具,疑惑间摊主主动告诉我说他们卖的是“冰园粉”,因为小粉圆很像青蛙卵而得名。不想辜负摊主的热情,我花了60元新台币要了一塑料碗“青蛙蛋”。味道清凉,甜度适中,粉圆软糯,口感爽快。
随后,我又来到两个穿着高山族服饰的男女青年的摊位,他们正在售卖“高山族土猪香肠和猪排”。香肠有用封闭式电炉烤的也有用电锅煮的,猪排则是开放式电炉烤的。每根香肠大约半尺长,要价120元新台币,大约人民币25元;每块猪排大约三两,要价20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四十元。我要了一根电烤的香肠,那位女服务员热情地询问要不要加辣椒酱面酱之类的调料,我加了点辣椒酱。香肠不腻,味道很平和,说是辣椒酱其实除了有辣椒的味道外基本不辣。那时,摊位上客人不是很多,我于是坐在摊主递给我的塑料矮凳上,一边吃一边与她聊天。小姑娘很健谈,也不避讳给我谈及她摊位的租金和每晚的收入。据她说,他们两兄妹这个摊位,年租金六十万新台币。每天晚上可以售卖大约三万新台币。这样算下了,如果游客数量能够保证的话,两兄妹一年也不少挣。
DSC06934.JPG
遵照学员的建议,我利用周日去了淡水和台湾故宫博物馆。一大早我就出了门,太阳还没出来,天空洁净如洗万里无云,好一个大晴天!
淡水是新北市的一个镇子,临海。从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地面地铁站出来,左手边就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尽头是一处宽约三四公里的海峡,海峡对岸是一座山峰,半山腰隐约可见一处庙宇。海边栈道上行人很少,除了海中偶尔航行的船只,四周比较安静。顺着海滨栈道一路往前走,来到一处完全被榕树遮盖的长约三四十米的甬道。甬道朝岸边一侧的几个金属靠背椅和靠海一侧的水泥海堤上坐了好些老年人,树荫下他们或聊天或看报或静坐。从他们身边路过时,好几位老年人笑容可掬地向我颔首致意。
从树荫里走出来,豁然开朗的一个海堤堤坝上有一尊塑像,一个外国人正双手合十半跪在地上一脸虔诚的朝着什么地方祈祷。人像前面还塑有一条舢板,舢板中塑有一本神经和一个皮包。原来这是台湾同胞为了不忘荷兰人十七世纪侵占台湾而在当年荷兰人登陆的岸边安放的塑像。那个半跪的荷兰人祈祷所朝的方向就是后来荷兰人在台湾淡水镇修建的聚居地“红毛城”。
DSC07083.JPG
建于四百多年前的红毛城,经过整修后成了向游人开放的纪念馆。纪念馆里有很多当年入侵者占领台湾时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说明。从展示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说明中,可以看到台湾同胞对入侵者的拼死反抗和两岸军民同心协力收复台湾的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史诗。
到了培训后期,我与学员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培训间隙我们开始谈论一些诸如台湾政党恶斗、台独和两岸关系这些敏感话题。学员中有好几个民进党员,其中一位来自高雄毕业于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五十岁出头的学员还是民进党的一个小头目。与他谈及台独议题时,原以为他会比较偏激,没成想他夹杂英语的表述却让我从另一个侧面认识了民进党:“独立?impossible(不可能)!李登辉时代是台湾最modernize(现代化)的时期,四小龙之首啊,长官(培训时他也叫我长官)!那时大陆(我注意到他没说中国)是什么样子?比现在差得too much(太多)。要独立他咋不独立?还有陈水扁,敢独立吗?No way(不敢)!我给你说,长官,民进党的独立conception(理念)其实就是炒作一个topic(议题)好让自己有工作chance(机会)。民进党人也要salary(工资)养家糊口啊。Understand(明白吗)?”
DSC06998.JPG
其实,我在台湾停留的那些天里,到处都能看见民进党“去中国化”的影子:比如“总统府”前的“介寿路”,在陈水扁当台北市长期间被他改为“凯达格兰大道”;比如桃园机场,陈水扁执政以前叫中正机场;比如“中正广场”,陈水扁执政时强行改为“自由广场”等等。
但是,我所到之处看见的听见的更多却是两岸一脉相承的浓浓中国传统文化:远山饭店里金龙缠绕的喷泉假山,故宫博物院里展出的“肉形石”“翠玉白菜”,台北101大楼里售卖的中国精品瓷器和丝绸,纯粹中国式建筑风格的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国家音乐厅和国家大剧院,还有两岸人民骨子里遗传的那份同胞基因,岂是台独分子们能够割断的!
DSC06946.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1: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天蔡英文过境美国大肆宣扬台独。比起七年前我去台湾时两岸的对比又有了更大的差距,看来蔡英文的台独梦做不了几天了。

发表于 2019-7-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岸一家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08: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上看,两岸关系一直都在持续向前发展,两岸实力对比也同样一直都在彼消此涨。两蒋时期,两岸基本处于隔绝状态,那时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而大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连饭都吃不饱。八十年代中期,台湾开放大陆老兵探亲,几乎在所有回乡老兵动嘴里都能听到大陆各方面落后大不如台湾的抱怨。李登辉时期,万般无奈开放了小三通,但他却抛出了两国论,搞得两岸一度极为紧张。陈水扁时期,因为大陆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现状,直接吸引上万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这给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和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新南向政策”当头棒喝。马英九事时期,大三通全面开放,如今几十个省会城市可以直飞台湾,每天来往两岸的民众至少在十万人左右。而今,蔡英文上台,虽然无所不用其极,可她敢停止三通吗?她能阻止两岸的民间交往吗?她挡得住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吗?可以想象,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台独们的理念必定不能支持多久。

发表于 2019-7-1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话不多说,期待下一站

发表于 2019-7-1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帖都看,期待韦老师多写,开阔我们的眼界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1: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8-2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9-1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让我们坐在家里就游了一回台湾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