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社区“已转交”帖文属典型的越俎代庖会致涉事部门慢作为
谢歌说事
娃儿能做的事情父母勿需包办。直感觉到你,好“多事”啊!
闲逛社区论坛,看到诸多询问和投诉帖只感觉有话想说,请社区不要代劳和把所谓的已“转交”成为习惯。来看看近段时间麻辣社区、思源社区两个论坛上的咨询和投诉帖文,大家可以看到有多少“未见回复”,你就知道涉及到的部门有多视而不见。其实,这就是一种长期以来养成的权力傲慢!按照舆情处置黄金48小时的理念,你敢说这些“有关部门”不是慢作为?
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服务群众的意识要得到改变离不开舆论监督。因此有必要提醒社区编辑不要充当“灭火器”,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这不能成为应对舆情帮助其“灭火”的手段。必要时应当发舆情通报并加大督察力度,不让“小事”演变成大舆情重要的一环就是以“抓落实”去解决问题解民忧和化解矛盾。当问题整大了的时候,你还能“帮忙到底”?
什么叫不作为?一般来说,慢作为是相对于不作为而言的。相关部门对网民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没做,但做起来看不到效果,工作作风改进起来像乌龟爬,半天没动一步。这个现象就是典型的“慢作为”。
缺乏服务观念,责任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作风浓厚,“慢作为”也就随之产生。比如,上级部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做考核要求,有的事就懒得花功夫去解决;有的还善于钻制度的漏洞和推诿扯皮,相关部门踢皮球现象严重。有些问题不能立刻拿出答案,一来二去,索性就不了了之。社区论坛上的情况更是如此。
“两转一提一抓”效果如何,网民心里都很有数。治理和减少“慢作为”,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治一治某些部门的慵懒惰性和“推”与“拖”的习气,明确责任,列出办理的时间表。要把问题办理与解决的考评权适当从上级转换到群众中来,用公开监督的方式来倒逼作风转变。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去说,整治“ 慢作为”,应理顺机构职能,细化分解岗位职责。“两转一提一抓”虽然已经结束,可很多部门并不见工作有什么起色。这个,宣传舆情部门应当负起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