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巨型超市麦德隆第一次来到我家乡的时候,我们全家去购物,备有面子,那时,我心中喜欢我的一个高中女同学。
我经常幻想可以和她去这家超市购物。
很多年以后的我想,这可能和超市里应有尽有有关,比如有牛奶,有饼干,那我和她,就可以吃早餐了,有煎锅,有牛排,有红酒,那我们就可以一起共进晚餐了,有床,那我们就可以一起休息了。
还有吊椅,还有电脑,还有MP3... ...
小时候,我和爷爷走在路上,我经常要求我爷爷给我买个橄榄,他说:“这是女孩子吃的。”
而我要求我爷爷给我买橄榄的地方,叫小卖部。
原来小卖部这个称号,也许就是来自于那个时代的军方的,那时,全民皆是军的打扮,所以我对小卖部这个称号,充满了一种贵族的回应。
古代的时候,我们叫逛庙会,可见,古代的民,基本上都是乡民,也就是说,购物这件事情,基本都是非城市人口涌向城市,也叫赶集。
我想,古代的时候,购物很难吗,可购物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我突然想到,赶集,不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与信仰么?
很多年以后,淘宝来了,看看我们的心态。
非城市人口涌向城市,也叫赶集,日子久了,城市就变成了城市了,如果没有赶集,庙会,城永远是城,成不了市,什么是市?市集,市场。
超市,家庭属性第一,个人属性第二,也就是说,巨型超市给人的感觉,还是一家三口,吃完晚饭后一起慢慢去逛的,此时停在超市地下室的汽车,最具家庭属性。
而逛街不同,逛街的话,个人属性和家庭属性应该是并列第一,这种个人属性多是和朋友有关的,也就是说,叫上朋友,逛个街,这个时候,朋友是我的,街,也是我的。
然而,我更看中的是,孤独的单身的人,一个人静静地逛街,看见橱窗上,孤独美丽的模特,旋转木马,闪闪的小灯... ...
所以,我觉得逛街的个人属性,也不会输给家庭属性。
写到这里,我不禁作诗曰:在地球上,静静地流浪呀,流浪呀,流浪着,流浪着,来到了街上,自己的枷锁,被城市的枷锁包围了。
我美丽而孤独的白袜子,多少人,也有这样的高格调,可是他们却,偏偏不能相遇呀。
然而超市不同,超市家庭属性多,因为物品多,且日用,牙膏是牙膏,洗脚机是洗脚机,洗脚机一看见就让你按摩,按摩舒服了就带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在逛超市的时候,已经可以和家人一起开始享用了,逛街不同,逛街是闲逛式的,是单身狗宗教仪式式的,而超市则是购式的,心里想好,要买薯片,要买卫生纸,然后就出发了,不过逛超市,和逛街也有一样的地方,就是逛式,无非一个是不打算买地逛,一个是边走边打算,买什么地逛。我是一个单身汉,则想要的东西匆匆写在纸上,快去快回,而我有家人则不同,妻子的需要,喜欢,孩子的需要,喜欢,我的需要,喜欢,构成了超市里的东看与西看。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吃,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至少有一种神奇的生命力,这生命力是,虽然是散沙,但要紧关头,不乏也有土的粘性,使得,我们华夏的生命力,还是可以通达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