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说不清的事情。自古以来的痴男怨女,面对爱情,故事不尽相同,感受却大致共通: 滚滚红尘中捧着一颗真心交付他人,结局却总是捉摸不透。陷入爱里面的人,有甜蜜就有纠结,有初相见也有伤离别。
“ 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 面对分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有人决绝,有人挽留,有人洒脱,有人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诠释“ 分手应该体面 ”的吧!
“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
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 ……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 放妻协议 ”》
据说这是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 放妻协议 ”,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离婚协议,简单的解释,就是说:前世三生修来的缘分,到这辈子才有缘结为夫妻,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在一起是错误,不如痛快地分手,好聚好散。
最后,丈夫还不忘给妻子一些美好的祝愿:希望你能重新梳扮发髻,画上漂亮的妆容,仍然是过去一副窈窕淑女的美态,能另觅良婿。分手之后,恩恩怨怨就都释怀吧,各自过上快乐的生活。
“ 放妻协议 ”给后人展示了历史上真实的一幕: 妇女地位极高,夫妻之间提倡“ 好合好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