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是一个比较喜欢小说类文学的人
今日翻阅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的时候,从书中那种平淡却又充满幸福感的笔触中,多了些对生活的感悟。书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能够像所谓的指明灯一样照亮前进的方向,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它们能带给我们对自我价值和现实生活更多的思虑。
每个人都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踽踽独行,摸索着,试探着去找人生的每一个出口。每个人都会有处于黑暗底部的那段日子,书籍是能够陪伴我们走出黑暗的绝佳好物。
第一本 当然是我前面提及的《我们仨》
由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杨绛女士撰写,书籍并不厚,将将165页,书中没有什么至高无上的大道理,反而更多的梳理了他们三人家庭的过往,回忆的色彩非常浓厚,在杨绛先生的细细描绘中,更增添了几分平常家庭的温暖。
书中能够对三人进行概括的词语,分别来说,应该是钱先生的“拙”、圆圆的“懂事”、杨绛先生的“孩子气”。
父母之间相爱,家庭环境友善,让圆圆成为了优秀的人。杨绛先生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这个女儿的疼爱。
回忆中三人具在的时光浸满了蜂蜜的甜。钱杨夫妻二人互相独立又互相依靠成长的场景不知道又钦羡了几人。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想到了一个词——那便是时光静好。 珍惜眼前人,愿各位都能拥有这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第二本 是张爱玲的小说 《半生缘》 一部绝对悲情的小说。前半段写曼桢和世钧的爱情,好像充满了暧昧的气息,相守一生又是一段佳话。下半段却忽然转变,剧情走向越来越激烈,曼桢被自己最为亲近的姐姐囚禁,被姐夫欺辱,被迫生下孩子,永永远远与自己爱人分离,在那囚笼般的别墅里,墙围深深,透露得更多的是一种绝望,是一种无奈。
有人会说,看这种书不会对生活更绝望吗?我想说的是,不是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曼桢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幸运的,至少人生的选择权利还在我们手里。亲人也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将我们推上万劫不复之地。
再则说这本书,本身就不是为了突出悲情的,即使那么困难,那么难过,曼桢和世钧还是走过来了,虽然人生有了遗憾,但是青春时间的一段美妙记忆,被无数人的人见证,就像童话一般美好。原来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人会爱你如爱自己的。
张爱玲的《半生缘》道出了人间艰辛也让人看到了人间童话,交织在一起,才越发觉得真实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