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220|评论: 3

[摆龙门阵] 老川西人的启蒙故事 邛崃古代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川西人的启蒙故事 邛崃古代美
                                                           
                                 前言
     过去,农耕社会时代,老川西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了,喝瓢水;饿了,吃块馍馍;晚上聚在一起无事可干,就听老人们讲故事,天南地北什么都讲,讲出了许多书本上没有读过的故事。
    别看这些故事方言俚语、内容粗糙,却也蕴含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读。
    方言故事承载着一方乡愁。没有方言故事,无以慰藉一方乡愁。听不到方言故事,我们的内心似乎有一层难以化解的隔膜。
    为此,笔者将陆续选取若干篇川西民间方言故事慰藉一下一方乡愁。希望各位乡亲父老积极参与,提出好建议;对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113930q7chz5gx27l9l422.jpg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1、桃园结义人物传说)
    据说,刘备是打草鞋卖的,关羽是帮人推鸡公车的,张飞是个刀儿匠(屠户,杀猪卖肉的人。)

打草鞋-1.png
打草鞋  
推鸡公车1.png
推鸡公车         
屠户1.png 屠户2.png
刀儿匠  (屠户)

    有一天,他们三个赶完场走到桃园(传说为刘、关、张结拜兄弟的地方。)歇气,碰到了,就天南海北地吹壳子(摆龙门阵),吹得很投机。吹了一阵,三人吹熟了,刘备便说:“喂,我们三个结拜成弟兄对不?以后哪个有点事吗,大家也好帮个忙!”关羽和张飞一听,忙说“对,我们结拜成弟兄!”他们各人把自己的年庚辰月(出生年月)报了,按年龄刘备该当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仗着他的武功好,耍横不干。他指着三根桃树说:“我们比爬树子,哪个先爬上树颠子(树的顶端),哪个就当大哥!”刘备和关羽都有点怕张飞,见他耍横,只好说:“对嘛!”他们来到树子下,喊了声“开始”,就一起朝树子上爬。张飞学过功夫,几下子就爬到树颠子坐起了。他伸起脑壳一看,关羽才爬到树子的半中腰(中部),刘备呢,才抱到树子还没有爬呢!张飞哈哈大笑说:“你们快叫我大哥!”关羽正要喊张飞大哥,刘备慢悠悠地说:“不忙,你们说这树子是咋长的啊?”张飞说:“当然是从底下往上头长的!”刘备说:“这就对了,树子是从底下往上头长的,我们三个人就象一根树子,现在我在下,是就树根,关羽在中间,就是树杆,你在上头,就是树枝,你们都离不开我,该我当大哥,关羽是二哥吧!”张飞见刘备说得有道理,无话说了。从此以后,关羽和张飞跟着刘备,帮他干了一番大事业,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人。

       爬树1.png
       爬树比赛
故事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县卷》   
采录时间:一九八六年七月
采录地点:卧龙乡文化站
讲述人:尹刚
搜集整理:徐学军,男,汉族,50岁,
宣传部干部,大学
尹刚:男,汉族,30岁,卧龙乡文化专干
流传地区:卧龙南河一带。
简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力气大不如智慧大。俗话说:“智大养千口, 力大养一人。”这句话的哲理就是: 一个有知识文化的养活一千个人。反言之一个身强力壮的人由于没有文化知识,只能养活他一个人,可想而知知识文化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反对读书的人可从中体悟点什么。

可参考《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8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51527ygiogmwguo8g8o2m.jpg 伍崧生题写的大字“飞凤山”

2、帝师、翰林学士、蜀西神童
伍崧生生平及家世人物传说
                           古代美
      一、出生地
     从大邑县出阝江镇南行约一里许,一座古式铁杆桥横跨在出江河上,滔滔出阝水穿过桥下,西折向邛崃奔去。站在桥头,面对鱼泉山陡峻的绝壁上,“鱼泉”二字闪着白光,它那力举泰山的雄姿,令人瞩目。这就是光绪帝国学导师、清朝翰林伍肇龄留下的笔迹。
二、科举仕途
    伍肇龄字崧生,大邑县出阝江乡钱沟人。生于清道光九年(1829),死于民国四年(1915),享有八十六岁的高寿。他十三岁(1841)在邛州中秀才,十五岁中举,十九岁考中道光丁未科进士(1847)。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编修。他在功名上的顺利,传为佳话。陆以恬《冷庐杂识》卷六《四世同堂》条说:“道光丁未科庶吉士伍肇龄,四川邛州人,年十七,曾祖()时格,祖伍琨,()荣光皆存,四代同堂,一时传为盛事。”
    1861,六岁的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她为了大权独揽,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把咸丰帝死前封的八个襄赞政务王大臣全部解任。又令载垣、端华自杀,肃顺斩首,其余的被放逐。在查抄肃顺家私时,发现了伍崧生与肃顺的来往书札。因此被株连罢官。回乡后,初主讲邛崃书院,继主讲成都锦江书院。清光绪十三年(1887)兼尊经书院山长。他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是清末四川教育界的著名人物之一。晚年鉴于清政府的腐败,赞成改革,同情革命。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联名奏请“拟改川汉铁路公司为商办”。十月初九日同盟会发动的成都起义失败。黄方、杨维、黎清瀛、张治祥、江永成、王炳章被捕,他参与了营救活动,向护督赵尔丰陈述利害,六人得免于死
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公历6月17日),他还参加成立“四川省保路同志会”,并到制台(总督)衙门请愿,一    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国家命运如此关心,确是难能可贵的。他的著作有《石室诗抄》等。
   三、伍肇龄故居
   过铁杆桥来到鱼泉山绝壁下,往右顺山溪而行,溪水清洌,鱼石可鉴。这条山溪,俗名钱沟,两旁崇山叠翠,好鸟和鸣,村居点缀期间,给人以幽深的情趣。走三里许,踏溪石过沟,登石蹬数十级,翠竹环抱中现出一矗旧式平房,豆杆麦秸错杂其间,是一片农家风貌,这就是伍崧生的故居。这里没有秀阁重楼,也没有雕梁画栋,原有一些楹联匾额、名人书画,已于十年浩劫中被毁。房屋由于年深月久,有的倒塌,有的改装,已非原貌了。但那依山面水,掩荫于绿丛中的幽姿,那高轩宏敞、阔门净窗的气派,还令人想象当年的门第风光。这儿,仍然居住着伍崧生的孙媳和第五至七代子女。
四、伍氏墓地及家族溯源
    从故居左侧上山,约百余步,就是伍氏墓地。有墓碑两块,其一为伍崧生曾祖父伍时恪等为高祖伍成修所立。伍成修(1748--1819)字可愿,伍慧第四子,少时过继给五弟伍秀为嗣,“赋性倜傥,落落有奇才,奋志读书,终贡成均,一新门楣……晚年以训徒为乐。公(伍成修)孙(伍)琨(1788---1814),承祖训,入州庠(秀才)。游其门者,称盛一时,以其教泽之宏敷也。且生平行事,期在利人。前则请引消茶,后则请示护茶,殷股为一方衣食计。至今颂公之德于不衰焉。”
    其二是伍崧生的父亲伍荣先为其父伍琨、母亲杨氏立的。伍琨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幼受学于祖父伍成修。清嘉庆壬申岁(1812)补弟子□□□早殁,未竟其志。杨氏(伍崧生祖母)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乾隆丙寅年{按:丙字误当为甲寅,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时杨十岁;如是丙寅年即乾隆十一年,则杨氏尚未出生。}嫁伍家,奉事惟谨,以孝闻。伍琨死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时年二十六岁。伍成修命将五岁的宗人子伍荣先过继给杨氏为子。伍荣先十七岁娶妻李氏,生伍肇龄。肇龄三岁即与其祖母杨氏同寝处。“荣先始自授读,夜课未终,太安人(杨氏)必削梨栗以待,未当先寝也。以此,伍肇龄念大母之德,失挂冠终养之志,卒如所愿。”这位杨氏老夫人,十岁归伍家,守着一个七岁的丈夫,上要侍奉祖父,父亲和两位婆婆,十九岁守寡,四十年来岁见孙子,()肇龄有两个弟弟(伍福龄、伍元龄),四个妹妹,都靠她照管,她死于清同治元年(1862),正是伍崧生贬官回家之前,时七十八岁。
    从这两块墓碑的记载,使我们弄清楚了三个问题:
    第一:伍崧生祖籍大邑县,在邛州入学(他的故居与邛崃接界,当时大邑县属邛州)。曾祖名时恪,不是时格;父名荣先,不是荣光。他中进士时祖父伍琨已死,并非“四世同堂”。这说明《冷庐杂识》一书记载有误
    第二:伍崧生出生于书香之家。高祖伍成修,“奋志读书,终贡成均” 。曾祖伍时恪(字湛庵),“务耕读,勤本业”。祖父伍琨,“入州庠,游其门者,称盛一时”。父伍荣先,亲自对伍崧生。祖父伍进行过教育。可见他父的文化程度不会很低。由于有传统的家风,伍崧生三岁启蒙,又勤攻读,从而使他得以十三岁入学,连科及第,年未弱冠就入翰林。这说明他不是人们说的天生神童。
   第三: 伍家虽然是世代书香人家,但都是搞教育的。高祖伍成修“生平行事,期在利人”,“殷殷为一方衣食计”,“晚年以训徒为乐” 。祖父伍琨虽入州庠(秀才),入其门者称盛,但未谋到 晚年以训官半职,就短命死了。他的祖母早年寡居,父亲又是过继的。  足见其家境并不富裕,家世也不显赫。耕读的家风,勤劳的传统,特别是受他祖母的影响,形成了他的清高、平易、耿直的品格 。一生凭本事吃饭,胸怀坦荡,精于修养,年老不衰。(参看《蜀海丛谈》)他在北京任翰林院庶吉士,不过是七品官,升任编修后,地位也不高,且基本上无公可办。入翰林要经过殿试,很不容易,因而社会地位优越,备受崇敬。但生活却很贫穷。《冷庐杂识》说:“翰林院地望清切,而每有空仝之虞 近某太史作口号云:先裁车马后裁人,裁到师门二两银(原注:师门三节两生日,倒馈贺仪银两),惟有两岁裁不得,一回典当一伤神。艰窘之状,情见于辞矣。”(卷二《典当》)按理,翰林公的政治前途是优越的,1862年的宫廷政变,使伍崧生在政治上一败涂地,只好回乡承继祖业,靠教授为生。这使他接近下层群众,踏踏实实做一番事业,直到年满六十岁,才按清例恢复原职。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十四岁时,才晋升翰林院侍讲,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晋升翰林院侍讲学士。这时他已名重海内,号称“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进士半门生”了。以致宰相李鸿章也致电川督赵尔巽说:“老友()崧生,品高望重,齿暮家贫,诸冀垂青。”为他说了些好话。当旧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他以社会名流的身份,在关键时刻为革命做了不少好事。这一切,与他的身世、家教、品德、政治上的坎坷,对青年人的关怀不是没有关系的。
此文根据谢良《伍崧生的大邑故居》改编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另文
伍崧生:光绪帝的国学导师
出大邑县城往西行,翻过蜿蜒曲折、陡峭险峻的孙家坡,就到了享誉四方的历史名镇出江。这个蜀中古镇之所以千百年声名远播,应与清代大才子伍崧生息息相关……
伍崧生(公元18291915年),名肇龄,字崧生(亦谓嵩生),大邑出江人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科考中举,顺畅进入清朝翰林院,曾任光绪皇帝的教师一职。
地方志介绍,伍崧生从小很精明聪颖,既会与人对“对子”,又会填词作赋做诗,人们都喊他“小才人”。他七岁那年,正值邛州例行乡试,听说他的老师要去应考,便请求随行去看邛州考场外景。老师考虑他年岁尚小,起初没有同意他的想法,可是他执意要跟老师前往,而老师又一时难以说服他,于是只好带他一道赶到了邛州知府。
师生二人急匆匆来到乡试门前,他竟提出随老师进考场参加考试,把门的衙役们看他是个小娃娃,便用长茅棍棒阻拦他入内,急得他嚎啕大哭起来,致使过往行人围着观看,考场门前拥挤不堪。他的哭闹声传进考场,惊动了场内所有监考官吏。有位衙役及时将打听的事由禀报给主考官员。
主考官感到此事十分蹊跷,遂派人把伍崧生叫到跟前质询:“小娃儿,你几岁了”?他答道:“我刚满七岁”。主考官又问:“你小小年纪,也要来参加乡试”?他回答“是的,我专程赶来应考”。主考官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出一对联,如果你对上了,就让你进考场;若你对不上,你就得立马离开。”他不惊不诧地应道:“请先生考吧”。主考官出上联“蜀西童子七岁”的话音刚落,他不加思索就答出了“神州皇帝万年”的下联。
在场的监考官见他应对自如,齐声夸奖他。还特许伍崧生进入乡试考场。榜示昭告那天,他果然以名列前茅的高分考中秀才。
幼童伍崧生乡试中举的消息传至京城,大清咸丰皇帝奕詝御览这副对联后赞不绝口,并亲手提起朱红大笔写圣旨、盖御印、下诏书,钦赐授予他“蜀西神童子”名号,且传旨提前加封他为翰林大学士,待其长大成人时便赴京城就职。接着,经十一年寒窗苦读,伍崧生又以出类拔萃的科考佳绩考中进士。这一年,时年十八岁的他,真的应诏奉职于京城皇宫附近的翰林院,相继任庶吉士、散馆编修等朝廷官职。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伍崧生应诏出山复职,任京城翰林院侍讲,还幸运地当上了光绪皇帝载恬的国学辅导教师。学业大成的光绪帝念其师生情谊,钦授给他“天子门生,门生天子”楹联以褒奖励荣。任职期内,渐入垂暮之年的他,曾以朝廷命官的身份作掩护,竭力帮助营救蜀中的革命党人,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作过贡献。 (文/何其敏)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仙桥
----摘自《邛崃民间故事》P.123-124
    水口场场口上原来的那座大桥叫飞仙桥,这个名字是咋来的呢?
    据说,清朝光绪时候,水口有个叫王敬堂的财主,他老汉儿本来是陕西人,到水口一带做生意发了财,就在水口安了家。王敬堂从懂事的时候起,就跟他老汉儿学做生意,几年功夫就成了一个“生意精”善做生意的人,比他老汉还会赚钱。两爷子用赚的钱修房建屋,买田买地,硬是好过得很。王敬堂的老汉儿死后,他怕自己是外地人,赚的钱太多,当地人眼红收拾他,想积点阴德,出钱请人在场口修一座大桥。大桥还没有修到一半,王敬堂就花了好几百两银子,整来招架不住了,只好到民间挂功凑钱当地的老百姓早就巴不得有人承头修桥,便你出点,他出点,很快就把钱凑够了。
    几个月的时间,三洞石桥修好了,就只等塞尖结工。大桥塞尖那天,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跑来看闹热,大桥两边的河坎上人山人海,都眼巴巴的看大桥早点塞尖完工。在掌墨师的指挥下,四个石匠抬着打好的塞尖石即修桥最后合龙的那块石头,爬到第三洞的中间,把石头慢慢放下去。哪晓得石头小了,一放下去就朝河头落。掌墨师见丢了丑,气得把大徒弟叫到面前着着实实地吼了一顿,叫他再比个尺寸带人去另外打个大点的。
    第二块石头抬来后,安下去又大了,打掉一点后再安,又小了,气得掌墨师跳八丈高。第二天,掌墨师只好自己去比尺寸打塞尖石。塞尖石打好抬去安,还是不合适,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不是长了,就是短了,把掌墨师急得团团转。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从集群山上飞下来一块大石头,落在隔大桥不远的一个田里,有个穿得巾巾网网的叫化子,天天都拿着铁锤凿子去凿那块石头。有一天,叫化子去找掌墨师,指着那块石头对他说:“师傅,你修的这座桥还没得塞尖石,你把这块石头拿去安,看要得不?”掌墨师看着那块凿得到圆不扁的怪石头,气呼呼地说:“老弟,要是你这块石头用得,我挣的工钱都全部拿给你!”叫化子二话不说,一个人把石头抱起飞快地跑到桥中间,轻轻地放下去,石头不大不小,安起清丝严缝的。石匠些惊得说不出话来等掌墨师清醒过来再去找叫化子时,连人影子都不见了,大家这才晓得是碰到了神仙。
    大桥修好以后,人们便叫它“飞仙桥 那块塞尖的石头,大家就叫它“飞仙石”。
采录时间:一九八六年九月
采录地点:水口中学讲述人:王伯良
搜集整理:杨炳文陈建军
流传地区:西路一带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