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乡,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城以北,老百姓普遍以农牧生活为主,距县城70km,海拔3060m,人口5200余人。今年已经50岁的医生韩灯,在这里一干就是26年。“26年从医弹指一挥间,既有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许多许多的幸福和快乐。”韩灯对小编如是说,“做全科医生太苦太累了……” 手电筒看病,劈冰取水 1986年,在职工医院跟师学习后的他背着行囊来到这里,当时的条件非常差、异常艰苦,连他才2名医生。每年一到10月,冰天雪地,停电是常有的事。经常是拿着手电筒给病人看病、抓药、清创缝合伤口,出诊全靠走路。用水都是到小河边打水,“我们都是一手拿桶,一手拿斧头,先用斧头劈开河边冻层,然后用桶提水,”韩灯说,“我又得了痛风,柱着拐棍还得坚持出诊。有时劳累了一天。刚刚睡下,又有病人喊,还得起来。有时一晚上起来几次。根本就没睡,第二天仍然要坚持上班。”当时的两河口乡卫生院设备少,医生少,啥都得做,啥病都得看,全科医生太苦太累。 边看书边学习接生,后来的事让我欣慰 当小编问起,从医经历中,有没有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经历?韩灯说,太多太多,不过93年第一次接生让他终生难忘。深夜了,家住两河口乡大寨村4组的村民明从文匆匆跑到卫生院,原来他的妻子刘秀珍已经临盆了。尽管自己从来没有亲自接过生,但是医生的责任感让他没有半点犹豫。来到明从文家中,边翻书边接生,孩子落地后全身发紫,呼吸几乎已经没有,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他清理孩子口腔,人工呼吸20余分钟,孩子奇迹般的活过来了。现在这名叫做“韩文凡”的孩子已经成年,在四姑娘镇工作,逢年过节,总是带着父母到干爹韩灯家拜访。“通过施救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比什么表彰都强,”韩灯说。 坚守信念和责任,继续为卫健事业作奉献 近年来,卫生健康好政策不断的实施,离不开像韩灯这样的无数基层医生对惠民政策的贯彻和践行。对于现有的医疗政策,韩灯说:“上门检查,定期体检,大骨节病人免费领取药品,还要补贴大米,哪家里有糖尿病人,哪家有高血压病人,哪家有大骨节病人都基本上了解。现在又有了公共卫生服务,老百姓真正的摆脱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苦日子了。”两河口镇的卫生设施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B超,X光机,心电图机,还有了救护车。 在全省各地,像韩灯这样的基层医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坚守,他们也在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