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已经过了一大半,每天诚惶诚恐的在学与玩之间挣扎千万遍,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机。自上次老师问我论文进展,已经过了一周。但论文还是一个字没写。每当看到导师的打来的电话,简直就像是夏天的一瓶藿香正气液,让人神清气爽,一下子就让人忘记了玩手机的疲倦。
我和导师展开的对话如下:
导师:“上学期的课程论文记得要早点交哦。”(温柔的提醒掩饰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我:“哦,好的哈。”(淡定的语气掩饰一个字没写的恐慌) 导师:“你们开题报告什么时候开始?”(潜台词:毕业论文方向咋还没考虑?) 我:“大概是下学期吧。”(潜台词:我还没有想过咋写) 导师:“哦······”(对我已经死心) 我:“恩······”(我知道末日已经来临)
简短的谈话就这样风平浪静的结束,但是彼此内心已经是波涛滚滚。我在原地捶胸顿足,指责自己假期荒度了岁月,为什么这个假期又没有看书(上个假期也没看书),为什么!!!这学期的7篇论文,我要咋个办!我一篇没动,毕业论文又该咋个办?啊,哪吒呀,救救我,让我也改改自己的“命里无论文”的命运喃。
导师内心无法揣测,但是前几天导师在群里转载了一篇叫《假期见不到学生,导师又发妖娆的朋友圈了······》,以表心志。我颤抖着点开,发现这是一篇导师吐槽的学生的文章,字字句句都透露着无奈。
(假期不发朋友圈,让导师惶恐)
(导师只能这样祝愿了  )
其他导师纷纷在群内发鼓掌的表情包,证明这篇文章写到了导师们的心坎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顺利感受到了导师的用心良苦,以这样委婉的方式催我们好好看书,简直是“润物细无声”!让你在玩耍之余,感受到导师的谆谆教诲。
现在每天都在思考人生,还是羡慕复旦女博士,这种思想本来不应该存在当代研究生的思想里,但是止不住呀(5篇sci,谁受得住呀)。想哭,做梦都在被逼论文,可是就是写不出来,感觉这个假期被养懒了。愧疚感,一事无成的悔过感,时时刻刻围绕在我的身边。假期前立的Flag,全都倒了,惰性太可怕。现在已经怀疑自己读研的选择,唯一好的是,读研让我明白了自己不是读博士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