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772|评论: 0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落幕,四川两件作品跻身前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8月10日晚,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选活动在西昌落下帷幕。由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表演的《花儿永远这样红》,以98.54分位列本届荷花奖比赛第一。四川彝族导演、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沙呷阿依担任第一编导的《额尔古纳河》,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表演,国家一级导演何川领衔创作的《永远的诺苏》,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五位。
143454nitsszii5ptyeses.jpg
  塔吉克族舞《花儿永远这样红》主要讲述了一位塔吉克青年,要离开心爱的爱人去部队当兵,要保卫边疆,乡亲们去欢送他的故事。作品采用群舞加双人舞的形式,高大帅气的小伙加上高颜值的塔吉克族姑娘流畅热情的表演,令不少观众感受到塔吉克族舞蹈的真诚与美丽。“他们真诚的表演,流动的血液,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中国舞协副主席丁伟评价道。随后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补充:“民族民间舞常常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欢乐的场面没有生命力,但《花儿永远这样红》这种欢乐里有爱情,可以说是一个现实题材上很好的收获。”
143454tyb0iiw9l9p5w9wb.jpg

3.jpg
《花儿永远这样红》
  同时,位列第二的《额尔古纳河》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表演。是中国舞协组织舞蹈家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为期14天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的产物。它以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为艺术原型,将额尔古纳河从安若明镜、水波荡漾、波涛澎湃的状态凝练成浪漫与唯美的女子形象,通过蒙古族舞蹈语汇在舞台上实现具象到意象的升华,同时也保留了蒙古族传统舞蹈的风格特征。在7月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北京舞蹈比赛中,蒙古族女子群舞《额尔古纳河》获得了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是唯一的一个获得“双金”的作品。
4.jpg
《额尔古纳河》
  同样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发展的,还有何川导演的舞蹈作品《永远的诺苏》。这部作品以著名导演冷茂弘的经典舞蹈作品《快乐的罗嗦》为背景,讲述当时他前往彝区采风的故事。“因为总有一批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可亲可敬,能引起我们创作的反思,也引领着我们前进,所以我很感念,因此创作了这部作品。”何川说道。
5.jpg

6.jpg
《永远的诺苏》
  相关链接:本届“荷花奖”排名情况与表演团队(前10名)


  1、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花儿永远这样红》,获98.54分


  2、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额尔古纳河》,获98.33分


  3、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战马》,获98.33分


  4、北京舞蹈学院:《玄音鼓舞》,获98.24分


  5、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永远的诺苏》,获98.17分


  6、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黑缎子坎肩》,获97.94分


  7、北京舞蹈学院《老雁》,获97.82分


  8、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赞歌》,获97.34分


  9、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小巴特尔与喜羊羊》,获97.02分


  10、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乐山文广演艺有限公司《生如夏花》,获96.99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