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仲彬书记:
我抱着唯一的希望,代表巴中市观音井镇七星村的80多位村民代表和3000多位村民,向您写这封信,反映这里的交通问题。
交通靠走。
巴中市观音井镇七星村四社、五社和肖师坎村七社地处巴中市和仪陇县两地区交界处,三个社的村民有共有约120多户人家。这3个社距离最近的巴中管辖的场镇观音井镇约7公里,距离乐丰乡7.5公里,茶坝镇14公里,而距离仪陇县的来仪乡约2.5公里。因为这里地处巴中市的偏远地区,不通公路,所以这三个社成了名副其实的“金三角”地区,村民们出行都是徒步。村民无论是到镇上办事还是赶集,还得在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和山路上走上这好几公里。
“金三角”距离巴中管辖的场镇观音井、乐丰、茶坝相对较远,而且都是爬坡上坎的山路,距离仪陇县来仪乡相对较近,且路较为平坦,多年来,这120多户人家平时赶集办理油盐酱醋以徒步就近的仪陇县的来仪乡为主。
书记村长要到镇上开会,天没亮就出门,包里带着一条干净裤子和一双干净皮鞋。“只要下过雨,肯定全身泥巴。”到镇上开会,当然得穿戴整齐,因此他必须穿着雨靴走上近2个小时到镇上,再换上干净的裤子和鞋。
公路“肠梗阻”。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修建了七星桥水利工程。由于山路崎岖,修路的难度较大,加之修建了七星桥水利工程,就隔断了“金三角”与巴中相同的公路。
本世纪初,在“金三角”肖师坎村六社发现了油田,现在公路已经从仪陇县来仪乡通到了油田。
在镇、村各级领导,为了改变交通现状,在七星桥水利工程下方约500米处,修通了连接两岸的石桥。由于种种原因,“金三角”与油田大约2公里的公路不通,而这2公里成了“金三角”与外界相连接的“肠梗阻”。
现任七星村村长龙云华介绍,为了打通这“肠梗阻”,村上和观音井镇的领导曾经给巴州市的相关领导汇报此事,市上曾经答应市交通局拨给5万元钱,打通“肠梗阻”。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说到钱的实际问题上,巴州市交通局至今没有兑现。
由于路不通,外界生猪价格每斤5.50—6.00元,而“金三角”的生猪价格每斤不足4.50元,粮食蔬菜和化肥种子等生活生产必须品,全靠村民肩挑背磨,村民苦不堪言。
留下“买路钱”。
前不久,“金三角”家住公路附近的村民刘碧华家修新房3间,用汽车从仪陇县来仪乡拉砖,来仪乡红旗村的村民强拍收取了1800元的“过路费”才允许通行,村民彭德成、安德兵修新房时拒绝交“过路费”,而红旗村的村民拒绝拉砖的车辆通过。
仪陇县来仪乡红旗村的一位村民说:“由于是属地管理,我们来仪乡红旗村是南充地区的,“金三角”是巴中市的,路是我们南充这面集资修的,他们巴中的给点过路费留下买路钱,也是应该的。”
我们这里的农民是淳朴的,生活过的很艰苦。“要致富,先修路。”就是公路不通什么都不能变卖钱。为了加快“金三角”经济发展,村民寄望于政府,寄望于社会,希望政府拿出实际行动,希望早点修好致富路,打通“肠梗阻”。再这样下去会害了我们的后代的呀!
希望您的信箱能为我的父老乡亲办点实事,请李书记为我们做主啊!我代表我们村的祖祖辈辈谢谢您!让我们结束没有公路的历史吧!
此致
敬礼!
80多位村民的签名
2009年1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