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78|评论: 0

[热点事件] 小巷里的“网红店”升级2.0版“奶奶名厨”让温暖延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商场、购物中心太大,交通不方便,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社区商业正逐渐成为成都消费新场景。然而,最理想的社区商业究竟怎么做,能做什么呢?

  在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新开张的“黉门里”邻里生活体验中心正呈现出社区商业的不同形态,通过社区旗下的居民服务公司,不仅实现资源整合,有效兼顾社区发展各关联方的诉求,同时它还成为了一个社区居民情感发生的聚集地。
微信图片_20190821140044.jpg
  小巷里的“网红店”升级2.0版“奶奶名厨”让温暖延伸

  “那时候我就在想,自己也会越来越老。趁自己现在还能动,还有力气,就多去帮助这些年纪更大的老人。”8月17日下午,在“黉门里”邻里生活体验中心,71岁的刘道笠登上演讲台,为新开张的“奶奶名厨”代言。

  作为“奶奶厨房”创始人,两年前刘道笠将家旁边的阳光棚改成了活动室,摆上桌椅板凳,为空巢老人提供餐食,只收取成本费,如果遇上腿脚不便的老人,只要一个电话,刘道笠就安排送餐上门。如今“奶奶厨房”已经成为黉门街道社区邻里相帮相亲的生活互助平台,而黉门街社区宜邻居民服务社区公司也在本月中旬正式推出了“奶奶厨房”2.0版本——“奶奶名厨”社区餐厅,继续把“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190821140049.jpg
  吃的是温暖

  奶奶厨房别样味道

  刘道笠在社区人缘好。当得知新的“奶奶名厨”开业后,“奶奶厨房”参与者,以及曾经接受刘道笠奶奶帮助的居民都提前来到活动现场,给她加油打气。还有许多对社区养老这一话题感兴趣的康养机构、社区工作者和年轻人来到了活动现场,彼此交流未来城市养老的最新趋势,并热情地向刘道笠“取经”。

  刘道笠登台演讲的主题是“当你老了,你还能成为照亮别人的光”。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旋律,刘道笠走上舞台,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创办“奶奶厨房”背后的故事——

  1997年下岗之后,刘道笠和老公先后在小税巷附近开了串串店和中餐厅,这一工作也让她认识了更多社区居民,哪家人住在几栋,在哪里工作,家里老人什么情况,她都了如指掌。2015年,刘道笠准备歇下来过清闲的老年生活,结果许多居民找过来希望她继续做下去,一方面让“好味道”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也通过做饭这种形式,给一些空巢和重病老人,更多的照顾和陪伴。刘道笠说:“我知道这些老邻居需要什么,趁现在还能动,还有力气,就多去帮助这些年纪更大的老人。”

  平时不忙的时候,刘道笠也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一次活动中,刘道笠认识了几个年轻的志愿者,得知在她这里可以搭伙吃饭,这些年轻人也就经常过来。并给这间温暖的厨房取名为“奶奶厨房”。

  2016年,社区培力中心邀请刘道笠以“奶奶厨房”为载体,一起做活动,帮助更多老年人。听到可以帮助更多老年人,且形式不限于做饭,刘道笠一口答应下来。在社区支持下,“奶奶厨房”加入了黉门街社区营造项目,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剪纸、包粽子,给残疾老人送餐,还协调隔壁院落拿出公共空间为奶奶厨房开辟了“城市菜园”,请老师教大家种菜、制作酵素,到其他院落做义卖活动等。就这样“奶奶厨房”得到了更多老人们的喜爱,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志愿者加入进来。

  坚持公益创新

  奶奶名厨让爱延伸

  如今“奶奶厨房”已经成为社区邻里相帮相亲的生活互助平台,而黉门街社区也在黉门街36号新打造了“奶奶厨房”2.0版本——“奶奶名厨”社区餐厅,把“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小巷里的“网红店”升级2.0版“奶奶名厨”让温暖延伸

  相比之前的“奶奶厨房”,2.0版本的“奶奶名厨”首先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就餐大厅大约有300多平方米,可以容纳近120人同时就餐。在内部装修上,餐厅突出华西坝人文生活特色,中西合璧浑然一体,古朴优雅,同时还设有近10个环境优雅包间,供居民组织各种聚会就餐使用。

  刘道笠笑着说,她现在可以两边“办公”,非常满意“奶奶名厨”布局。虽然“奶奶厨房”曾举办过多次包粽子、包饺子等社区公益品鉴美食活动,但由于场地、设施限制,不能完全保证社区老人的参与需求。如今在“奶奶名厨”,设立了专门的包间,环境更好,老人活动的平台也就更大了,“这下好了,宽敞多了!老年人既可以在这里做菜,还可以聊天、唱歌、跳舞,相互关心对方的健康,相互陪伴、聊天、排解心里的烦恼,同时志愿者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照顾周边的老人。”

  “从本月16日开业,前十天所有老人们过来就餐,我们都有一个7.8折的优惠,同时更欢迎他们多提宝贵意见。”“奶奶名厨”的王店长告诉记者,目前“奶奶名厨”的主要消费人群是附近的上班族和社区的部分老人,根据老人们对菜品搭配及口味的特殊要求,店里也正在调整部分菜品口味,“目前老人们点得比较多的菜有荷包豆腐、家常八珍,清淡有营养,整个评价还是不错的。”

  除了老人,许多家住黉门街社区的年轻人也慕名到“奶奶名厨”来尝鲜。相比之下,他们更看重社区小店的公益属性,一位姓王的小伙子说:“现在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这样的社区互助型养老模式,既能够让子女在身边照顾老人,同时又能让老人找到‘组织’,和一些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老人度过充实愉快的老年时光。挺好!”据了解,“奶奶名厨”20%的利润将回到社区基金,为下一步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武侯融媒记者胡晓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