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 谈中国数学研究现状: 很多大学和地方政府在做表面工夫,政府最好取消院士
近日,为落实《 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要求,切实加强我国数学科学研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了《 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要持续稳定支持基础数学科学,加强应用数学和数学的应用研究,持续推进和深化高层次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丘成桐 教授就此答《 科技导报 》编辑问。
问:现在中国数学研究的现状如何?
答:现在中国数学硏究比较从前好了很多,主要力量在一大批年轻人,蓄势待发,在短时间内可以和欧美争长短,我们的长处主要在基础数学的发展。
但是我发现很多大学和地方政府正在做表面工夫,大力地支持在中国发展得并不很成功的应用数学,并因此而放弃纯数学的硏究。长久下去,恐怕不只应用数学做得不好,同时会打击本来不错的基础数学的成长。重要的例子是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名校的数学系。
问:中国数学研究( 或某些领域 )与国际的差距有多大?
答:基础数学方面,年轻人已经开始接近国际水平,但是缺少开发崭新方向的大学者,中年以上的领导大师也不易找到。
问:您有什么政策上的意见和建议?
答:培养年轻人看得更远,找寻自己的方向。政府最好取消院士和所有帽子,让大家专心做真正好的学问,也减少不必要的纷争。
丘成桐,1949年生,同年随家人移居香港。1966 年自香港培正中学毕业后考进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数学系,1969年获推荐留学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197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历任史丹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教授。1987年至今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为数学系及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 教授自2009年起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他全面负责数学科学中心和数学学科规划、人才引进以及海外招聘等重要工作。2011年,当选“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数学班首席教授,指导数学班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