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是一款在盛宴中的饮酒游戏。它是一种中国特色喝酒游戏,属于酒文化的一种。酒令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维持宴会的秩序,会设立一个“监”,到了汉代,则演变成了“觞政”,即在宴会上执行觞令,并对那些的没喝完酒的人施以小惩罚。今天,原劲酒的初代研发者,具有30多年酿酒经验的尊禧堂品牌酿酒工程师王三来,就来和大家讲一讲关于中国的酒令。 中国的酒令种类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大致分为通令和雅令两大类。史料中记载的雅令有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筹令、彩云令、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等。 射覆·藏钩 藏钩和射覆是唐朝的酒令。古籍记载,“唐人饮酒必为令为佐欢”《胜饮篇》中就有“唐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关于唐朝酒令,欧阳修《醉翁亭记》曾记载道,“觥筹交错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白居易曾有诗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梁书·王规传》记载:“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唐朝的酒令种类十分丰富,比较常见的有“藏钩”,“射覆”两种。“藏钩”的玩法比较简单,大概玩法就是甲方将“钩”藏在手中或将其隐藏在手外,并把手握起来,让乙方猜测,猜错就罚酒。“射覆”是团体游戏,也被称为“分曹”。“射”就是猜的意思。一方吧物藏起来,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擅长这个游戏。曾有诗云,“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拧酒令儿 明清时期流行的酒令为“拧酒令儿”,它像一个不倒翁。首先扭动并旋转它。一旦你停下来,不倒翁的脸面向谁酒罚谁喝酒。广东人称这个酒令娃娃为“酒令公仔”。俞平波先生借用《桐桥倚棹录》中的记载,称其为“牙筹”。苏州就盛产这种泥塑娃娃,《红楼梦》中,薛蟠从江南回来给薛姨妈和宝钗的泥塑娃娃就是这种“拧酒令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