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20|评论: 0

[信息动态] 【天府艺苑】“巴山笑星”成尧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山笑星”成尧肇



2019-09-08 08:15




“巴山笑星”成尧肇

人物档案

成尧肇,艺名欢笑,巴州区文化馆退休干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事曲艺工作数十年,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四频道、七频道、四川电视台等分别以《响铃巴山》《巴山笑星》《访川剧摇滚创始人》等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小品《今非昔比》在四川电视台"综艺大世界"现场直播;创作的四川清音《小康村里春意浓》等分别获中国曲协、《曲艺》、中国文联"世纪之光"作品大赛一等奖;竹琴《竹乡姑娘》获巴蜀文艺一等奖;创作歌曲《我多想》《何须找烦愁》等入选《中国通俗歌曲新作选》等书籍和音乐期刊;创演川剧摇滚《太阳跟我走》获"和谐文化·2007年度影响人物"全国创新一等奖;著有《四川曲艺表演入门》《汉字书写歌诀》《标准草书代表符号歌诀》等。


指导弟子演唱清音《妹笑芦笋醉花生》

“玩竹弄竹有灵气,通天接地传神奇。增福添寿席上喜,寻欢作乐咿里喂——”“吃的是十大碗,坐的是八仙桌,都说稀流——整一坨”“半世纪牵手,五十年同心”“六根清净与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民以食为天,我觉得《插秧》很有意思,故提笔写之与朋友们分享。”打开网名“欢笑”的微博,语言幽默、图片精彩,浏览网页的粉丝达数万人。
“欢笑”就是“巴山笑星”成尧肇,他已年逾古稀,头上缕缕白发、嘴边根根银须都记载着他那摆不完的龙门阵、说不完的笑话俚语。他擅长口技,竹琴、荷叶、快板、连厢等,十八般曲艺表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上世纪90年代,他徒步走遍了巴中的山山水水、村庄街坊,深入挖掘民间艺术。当时的青少年观众如今已成了青壮年,但一提到成尧肇,他那一头银发、雪亮的银须,连同爽朗洪亮的笑声,还有炉火纯青的表演仍记忆犹新。


在社区义务演出

“银须胸前飘,台下笑声高。常演身边事,寓乐有怪招。老年人心境要开阔、心态要平和,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成尧肇饶有兴致地谈到,“如今进入新时代,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书看报看新闻,关心了解国家大事,信息时代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特别是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有追求,要充实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人生才更有积极意义。”
退休后,成尧肇没有以前那么忙碌了,他寻找自己的快乐,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每当遇到美景趣事就用手机拍下来,写上自己感悟,转发朋友圈共享。他独创墙壁练书法,颇有艺术养生的韵味。他笔耕不辍,创作练习曲艺说唱教材,辅导学生推广曲坛雅韵,乐此不疲。他阅读中医古籍,研究养生之道,与老年朋友交流分享。他养花种草,乐观豁达,心态恬静,腰板硬朗,健步如风。(本报记者 张敬伟)

曲艺行当,随身宝贝

表演金钱板

养兰

阅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