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九三学社下乡帮扶纪实:义诊又到村里来
“这又是送医又是送药的,感觉就像亲人一样”。在武胜县鸣钟乡大石村帮扶活动义诊现场,前来看病的张大妈开心的说。
、
这是9月7日下午,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直属广安市基层委员会“九三扶贫到乡村免费体检进农家”时的一个温暖的瞬间。
现场点击视频
本视频由资深网友智勇影视提供
视频截图
“义诊”活动现场,广安市支社主委、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宁正忙着安排医疗队接待就诊群众。杨宁告诉笔者说,本次“九三扶贫到乡村、免费体检进农家”活动组织26名专业医疗专家医生到村上开展大型义诊和免费体检,大约有100余名群众接受了现场诊断诊,同时还为20多名患者免费进行心电图、DR胸片、B超、肝胆脾检查等方面的检查,投入各类物品价值两万余元。
精准帮扶 实现精准退出省定贫困村
大石村地处武胜县鸣钟乡南部,距鸣钟场镇4.5公里,距县城6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416户1115人。现有特困供养人员11人,低保人员8人,一级残疾人员2人,二级残疾人员27人。长期以来,农户收入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农民增收困难。在九三学社广安市基层委员会的精准帮扶下实现了精准退出省定贫困村的目标。
提起广安九三学社对钟鸣乡群众的帮扶,大石村第一书记李晓刚如数家珍。他告诉笔者,大石村是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和武胜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定点帮扶贫困村。也是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61人。近年来,为了完成贫困村退出任务,让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大石村还得到了广安市委统战部领导的大力支持,村“两委”在九三学社的帮助指导下,围绕贫困村“一低五有”和贫困户“一超六有”标准,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壮大产业基础、提升集体经济、优化基础设施、强化教育引导等方面内容,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扎实开展脱贫奔康,于 2016年实现了贫困村退出省定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
将需求与“活动”对接 开展好两个活动
九三学社被确定为大石村省级帮扶单位以来,每年开展一到两次的需求对接活动,听取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工作回报和介绍,了解实际需求,开展送医进村活动。九三学社通过发挥自身医药界人才聚集的组织优势,深入开展送医下乡活动。2016年5月,九三学社四川省直工委组织成都以及广安医药界人士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到养老山庄和活动中心开展义诊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今年年8月,九三学社广安基层委员会组织骨科和心理健康专家到村开展医疗讲座和现场咨询活动,参与群众60余人。9月,组织近30名各方面专业医疗专家医生到村开展大型义诊和免费体检活动,200余名参与了义诊,同时还为50名慢性病和残疾患者免费进行心电图、DR胸片、B超等方面检查。
九三学社医卫委员会专家、广安支社主委、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宁,不定期来村和养老山庄提供免费的健康养生讲座、现场开展义诊等活动及时解答村民的各种疑问,并为养老山庄提供有力技术和智力支撑。市委委员贺哲林带领和组织急救专家到养老山庄为山庄全体30余名护理人员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应急知识培训,增强养老山庄对老人突发疾病的应对能力。笔者在现场看到,大石乡占地面积200亩,一期拥有养老型床位120张、二期投资1200余万元拥有养老床位240张、康复医院床位40张的养老山庄已经建成,三期也正在规划中。目前,入住附近老人130余人。今年8月张大刚副主委带领九三学社社员、精神疾病专家冯春梅深入村社,了解精神障碍患者频发的主要原因,嘱咐村两委做好婚前体检和孕妇检查。通过不定期的义诊活动和医疗下乡活动,村民的健康更得到护卫,一些村民自己还未发现的病症得到诊断并及时就医后得到康复。
送文化下乡如火如荼
2018年春节前夕,九三学社组织书法专家到大石村为村民义务写春联,送祝福。当拿起书法大家写的春联时,村民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欢乐的表情。这种文化下乡既为村民带来了高雅的艺术大餐,也增进了九三学社与村民的心理距离,九三学社在大石村的赞誉日渐升高。
围绕“康养”做大做强 服务产业发展
九三学社支社不定期到大石村就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进行指导,研究产业发展规划,派员帮助种植特色产品,邓家林、刘建军等果树专家现场还多次到产业基地进行对病虫害防治、施肥配方、提升品质等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九三学社还指明大石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2018年7月,在来村调研时,省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君还建议大石村围绕康养产业做大做强,受到村两委和业主的一致认可。积极协调销售。2017年春节过后,张国全家柚子大量滞销,由于气候转暖,部分柚子已开始腐烂,第一时间发动九三集体力量,并联系物流公司上门搬运,帮助销售滞销柚子近1万斤。同时还积极联系中滩工业园区的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着力解决销售难题。此外,为了支持村上发展集体经济,九三学社四川省委还资助5万元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开办农家超市。
争取富民工程资金30万 同心共建硕果满枝
大石村一社通社公路以前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天晴即使越野车也很难行驶,偶尔有大货车行驶,下雨天更是无法行驶。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群众反映强烈。在了解群众的需求后,九三学社下派干部、市委组织部派驻大石村第一书记文道才会同其他相关干部,从上级争取富民工程资金30万元,组织群众筹资38,540元。该公路是大石村第一条4.5米宽的水泥公路,全长1公里,其中800米主道,还有200米支路。项目2016年6月1日开始倒水泥,18日结束。
直属广安市基层委员会秘书长周云华介绍说,该路取名“同心大道”有两层意思:一是村民与村委会同心,在硬化前做了大量工作,如部分地方需要拓宽,不可避免占用群众土地,需要做群众思想工作,群众充分理解,保证了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九三学社新经济委员会与中共大石村委会同心,2016年4月,九三学社新经济委员会与中共大石村委会启动同心共建,共同致力于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因此,该条大道也是双方同心共建的成果之一。
此外,笔者还了解到,为方便群众晚间出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19年9月,九三学社广安基层委员会更是为大石村捐赠25盏路灯。所捐路灯广泛分布于各社主要院落和关键路口,直接受益群众达800人。为了让村民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学会感恩,铭记付出,大石村在每盏路灯上喷上“九三学社广安基层委员会捐赠”标志,让大石村村民永远记住九三学社对大石村变化所倾注的心血和努力。
破解生产生活难题 真情划出“同心圆”
近年来,九三学社广安市基层委员会经常组织干部来到大石乡,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对当地群众嘘寒问暖,帮助贫困户解决一定生产生活难题。九三学社省委下派干部陈宏高多次来到村民李庆国、王永贵和张子善等贫困户家里,看望走访和慰问,村民们说,九三学社就像亲人一样,对他们的贴心帮助打心眼里表示感谢。
供稿:九三学社广安市基层委员会 陈静 谢歌说事 整理
------------------------------------------------------------------
不搞花架子 只做好内容。分享到朋友圈可以让死水泛起涟漪,围观也是力量。人生至少有两处别样的风景,一是年轻时奋不顾身的爱情,二是关注四川麻辣“谢歌说事”:民生关注、热点分析、拥抱自由、独立思想、以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