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记(307)】2019年9月18日,星期三,阴
贫困户范少高家的人口包括他和他儿子两人,但是家庭实际人口还有其父母,只是未被识别为贫困人口,大约也是因此,其父范华中一直都心存怨气,对扶贫政策不满意。我们一直都没有见到过范少高,他长期在外务工,他父亲生病后回来了,我准备去认识一下他本人。
八组位于柏梓水库下方,水利条件优良,也是水稻主产区。我们亲历着秧苗从下种到栽插,在风调雨顺的夏日秋后渐渐披上了黄袍,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块块田地连成一片,由近及远,黄遍了田野,点亮了山岗。
范华中站在房子前的院坝上,缓慢地把一堆谷子耙散开晾晒。住房左侧的老宅已经拆除复垦,四周还摆放着未来得及收拾的农具。他家的新楼房是地震灾后重建受助修建的,在地震中略有影响,后来通过危旧房改造,进行维修加固,经鉴定已属于安全住房。我们跟他打了招呼,他停下手里的活儿,请我们进屋里坐。边走边告诉我们他儿子范少高今天在收割谷子,马上准备外出务工,然后一个劲儿地骂儿子就是个疯子,把他气得不行,趁他住院期间把老宅给拆除了。我给他讲解政策他也不愿意听,反而说他儿子作为贫困户什么好处都没有享受到。我们又得从危房改造、基础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他算账,并教育他不能因为没有享受到易地搬迁就否认所有的政策。他还是有些愤愤不平,但是同意在新的帮扶手册上签字了,然后又说邻居阻断了他们两家农用机器共同进出的道路,他的三轮车只能停在外面的主道路上进不来,要求村上给解决。范华中本来就是尘肺病患者,八月份又发生肠梗阻,出院后体质极差。从其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够开朗,遇事常常斤斤计较。我们又从邻里关系聊起,讲国家政策、柏梓变迁、生活起居、养生之道……直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昨天杨值生拆除老宅拉开了柏梓村最后易地搬迁拆旧复垦复绿整改攻坚阶段的序幕。自从上级下达了整改通知后,柏梓村马上组织驻村和村组干部,成立了拆迁工作组,地毯式全方位入户讲解,滚动式循环做工作,只要农户答应拆除,立即签订协议,拆迁机器进场开工。万事开头难,有了前面的良好开端,今天突破了李素芹、杨东生和任永加等贫困户的老宅不愿拆除的瓶颈,解决了全村拆旧的重难点。
经过多次入户讲解,贫困户李素芹终于同意全部拆旧,但是家里缺少劳动力,老宅的棺材和农用机械拿不出来,也没地方摆放。贫困户家里的老人们对棺材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但是易地搬迁的新房子根本无法摆放棺材,李素芹家的这种情况成了阻碍拆旧推进的普高的主要原因。经过协商,在她家菜园地边上搭建了个临时棚子来暂时存放。
上午10∶30,村主任范浩义带领驻村干部和组长们开始给李素芹家搬迁东西,农具、机器等用不了多少时间就搬完了,棺材的搬运花费了不少功夫。柏梓村的木材质地优良,棵棵树木都十分粗大,做成的棺材也很沉重。组织了6个强壮劳动力站在两侧,用3根木棍托住底部,在整齐的号子声里,慢慢地向屋外移动。短短了20多米距离,停歇了两次才到达。中午,村文书苟玉锋在李素芹家给大家做了南瓜饭,在主人的感谢与大伙儿的打趣声中,每人都结实地吃了一大碗。
午饭后去的第一户是村支书杨子安的叔伯杨东生家,之前已与他达成协议,把他的棺材放到杨子安书记家去。大家用同样的办法,先把棺材抬到三轮车上,拉到杨子安家时再摆放进堂屋。不料在停放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组长范云海的手指被压成了骨折。本来就是顶着农户的不满情绪,在抱怨甚至谩骂中自我调侃,才把这项艰难的工作缓慢地推进着,这样的意外让大伙心里又蒙上了抑郁的阴影。困难来临,党员干部要冲在前面,在处理好突发情况,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之后,大家每人拿着一根木棍,向二组的贫困户任永加家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