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周原最后的遗风
杜录林
一
屈原在作品里面有【魂一夕而九逝】,啥意思,人已经进入了阴阳两分之界,商人用烧纸招魂,希望用人间烟火唤醒亡灵重回人间,商周之人的葬俗,到现在仍然是这么个样子,关中人叫做叫魂,楚国人就叫做魂兮归来。亲人离别之时的一种人与人人与神的最后一次对话,佛教称为风火水离,基督教称为皈依,汉族人叫做魂走了,父母不在了。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表达的意思大都一样,一个生命结束了,活着的人该怎么办,中国人有一套完整的丧俗,父母回光返照来临的时候,子女不停的要为父母叫魂,古代人认为孝可感天动地,可以使逝去的亡魂七日内复活。七日内能复活了就继续生活,七日内活不了,就过 七整,陆续的在每一个七日烧化亡灵的用品,寄托一种哀叹,怀念,仇恨,惋惜之情,直到百日为期,丧服不能见水,一表对父母的伤怀之心,周人尚孝,周文王以素车白马葬之五陵原,以示周人尚礼,36跪,72拜,108哭,基本上就是周朝的葬礼。
周朝人有一个到现在还延续的丧俗,认为人生永不消灭,死去的人魂不会离开活着的人,设灵堂祭祖到三周年才卸孝。
二
逝者如斯,不取昼夜,人命关天,父母离世,孝子报丧,五服之内,跪报丧事,持馍以礼,周朝就已经遗留下来的报丧仪式,亡故的人吃剩下的馍,以示亲人,报告族人,亡故的人再已经不能吃馍了,知丧人用盐洒孝子头顶,表示回报。知贴,互相以哭礼告别。报丧之礼,三跪六拜,五服之内。
报丧完毕,立门庭,悬挂亡命纸,以告乡里,家有白事。亡命纸一挂起来,侄子外甥儿女至亲开始布置灵堂,铺麦草,准备入殓,请阴阳先生超度,经师佛班进门,做最后的叫魂,佛帆,经鼓与阴阳先生的咒语再叫不回来,就准备入殓。
子女放大声再哭不回来,盖棺论定就行了。盖棺之时,不要外人,只要侄子外甥女婿里孙外孙,棺材里面要有陪葬的财物,千万不能要外人。
盖棺之时,侄子外甥女婿踩棺,仍然不能让给外人,大忌不能越。入殓,封材,设灵堂,借桌椅板凳准备暖丧。
香表烛火一同烧起,长明灯点燃,孝子陪灵,灰盆为长子设立,长子顶灰盆,文王立的制度,立长继位,丧俗很明确,立长为尊。暖丧的人暖去。
三
父母的生命结束了,儿女的生命也受到了打击,两者之间必须要通过一种仪式沟通,才能减轻子女的痛苦,古代商周之民多么伟大,几千年前就已经找到了,活着的人与逝者之间沟通,用什么呢,烧纸。
商周之民亲人亡故第三日,多用女巫烧纸招魂,古代巫医不分,巫也是医,医也是巫,气绝三日,体内尚温,即可用巫术唤回生命,也是通过烧纸最后一次招魂,烧纸的时候男人不能在场,灯火全熄灭,女巫用阴阳镜沟通亡灵,烧纸忌风,有风不能烧纸,要用巫术,噙水破风,口内噙水扑于亡人之身,即可破风。
阴阳镜悬挂起来的时候,可由亲人女儿侄女姐妹画符而烧,口中默念仇人之名,正对亡灵化焚,不可分心,人间,亡灵,女巫,用火传达最后的灵魂呼唤,希望在奈何桥上让亡故者回头是岸,古语,三日为期,就是这个意思。
阴阳镜之中,如果亲人穿鞋的话,就可以复活,如果赤脚的话,就是魂走了,不可能再回来了,现在通过阴阳镜,最后一眼大都是亲人哭着过了奈何桥了,最后一眼的回望,眼泪就淌到灰盆里面了,人的一生也就是三天,从望乡台到奈何桥,哭着离开了,永远不可能回头了,所以,烧纸很可怕,是一种阴阳界的天人感应,烧纸离不开眼泪,不能让仇人在附近赌咒发誓。
也是与亲人最后一眼的回望,女儿侄女抱头痛哭之时,父母的灵魂已经走了,可以从纸灰里面最后一次看到父母的冥冥之影。
四
烧纸招魂不归,香表纸烛不可断绝,次日天明,由乡里搭建哭丧台,同时开始打墓,哭丧台周朝平民的建制,三米高三米见方,现在由乐班规模而定,高低也可超三米。
祭师与乐师设台祭灵,孝子迎客接献,一曰献牺,二曰献牲,三曰献肉,四曰献礼,五曰献馍,古代为五献,现在简化为献礼献馍献果,三献就可以了,陪葬制度不好,废除了。
先坐炕后坐席,现在仍然是这个样子,孝子与客接拜完毕,分列上哭丧台行哭礼,乐师起乐,祭师主祭,客行客礼,孝子行哭礼,用的仍然是周公的哭乐,也就是秦腔的哭音。
哭礼是关中丧俗的大礼,跪拜之礼起于身,而哭礼发于心。土葬就是这么个样子。
五
灵车一起,哭声四起,孝子与送埋客路祭结束,长子顶灰盆,儿女扶灵车,下材,哭,烧纸,封口,埋土,人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入土为安,红尘来去就剩下花圈,眼泪,哭声,乐师的哭音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荒草一堆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