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53|评论: 0

[信息动态] 【荐文】“幕后”父子的川剧守护(四川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0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幕后”父子的川剧守护


2019-10-09 10:42: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W020191009389104326418.jpg


李岗、李灵智父子。

W020191009389104389857.jpg

李灵智正在舞台下敲打字幕。川剧院供图

W020191009389104430110.jpg

演出间隙的李岗。川剧院供图

W020191009389104464937.jpg

正在打字幕的李灵智。川剧院供图

  川剧主要源于清朝初期的大规模移民入川,带来了各地不同的剧种,不同声腔在四川“交汇合流”,同时融入本土民间歌谣、说唱、杂耍等,从而形成集合“昆、高、弹、胡、灯”五种声腔的川剧。川剧的发展与时代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是饱含时代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通过一对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工作的“幕后”父子李岗和李灵智的故事,为大家讲述川剧的70年芳华。
  李岗,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乐队副队长,“从小受家里长辈影响,看他们打锣练功,觉得好耍,从7岁起就开始学习川剧的打击乐。”1979年,李岗正式进入市川剧院。
  “川剧完全是随时代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曾经川剧落寞过,如今又开始繁荣了。这个春天是等到了!”李岗高兴地说。

  低谷:“低保户”的坚守与付出

  在改革开放初期,川剧的发展是非常兴旺的。
  “以前来剧场看戏的人场场爆满,我们一天要演4场。场子里面坐不下人了,就把喇叭放在坝子上,还是围满人来听。”李岗回忆道。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上世纪90年代起,川剧发展进入低谷。“当时我们院团很多演员,有的去开出租车,有的去做生意,有的跳槽到其他行业。收入太低了,几乎没有演出。”
  那时的李岗一家生活也是捉襟见肘,“街道主任都来给喊我领低保,说我家到了低保户的线了。”也有朋友劝说李岗一起“下海”经商,“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但家里父母都是文化人,父亲曾经也是打击乐乐手,内心还是有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件事开始做了就要有始有终。”年轻的李岗心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他:“要守护住川剧。”
  看着周围的同事转岗的转岗,退休的退休,李岗成为了唯一留下的打击乐乐手,每年至少一次的出国演出机会成为他的“支撑点”。1993年底,李岗随团到西班牙瓦伦西亚演出,瓦伦西亚的相关领导前来观看,通过川剧感受到了四川的魅力,1994年3月与四川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关系。在李岗眼中,这就是川剧魅力、文化自信。
  “我们不是最大功臣,但也还是出了一点力气。我在国外演出都很有自信的。为啥呢?我们互相文化底蕴不一样,各有千秋,西洋音乐我们也可以拥有,但我们的传统音乐,像川剧这些国外就没有。还是很骄傲的!”此后每次出国演出,李岗都会想方设法和同事带上关于四川的宣传册,向外国友人宣传四川和四川的文化,他们在十多个国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复苏:从川剧见证时代的繁荣

  2006年,川剧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川剧发展的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振兴川剧迎来春天。党的十九大以来,川剧的文化自信愈发坚定,继承和创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尘埃落定》开始,川剧再一次绽放异彩,川剧市场渐渐苏醒。
  “川剧其实一直都在变,从乐器的外形改变、演奏方式的改变。以前是很单一的打击乐,就是锣鼓声,如今在保证传统魅力的基础上,融入了更时尚的表达形式,变成了民乐合奏,更具有现代感,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也更好听了。”
  如今的川剧,除了经典的折子戏备受追捧,大剧目几乎也是场场爆满,观众的年龄层也越来越年轻化。徐棻编剧的川剧《尘埃落定》自2014年3月27日首演以来,观众超过10万人次。由电视剧《伪装者》的编剧张勇编剧的新编红色谍战传奇川剧《天衣无缝》让戏迷大呼过瘾。吴泽地与蔡少波合作编剧的新编川剧《落下闳》首次开启了川剧在科学类题材创作……
  如今,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开展川剧进校园、进社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年演出场次达到600余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川剧、了解川剧、喜欢川剧。“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越来越繁荣了,越来越重视文化了。”李岗认为。

  接力:子承父业的孜孜不倦

  2017年,已经在外工作的儿子李灵智因为院团缺人,也进入到了川剧院,成为了如今川剧院唯一的字幕员。1992年出生的李灵智作为90后,接收的都是新鲜事物,但父亲对川剧的情怀和责任也深深的影响着他。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打击乐事业,但他的工作职责也是不可缺少的。
  李灵智告诉记者,作为字幕员,是和观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环。打字幕看着简单,其实很考究的,特别对于演员阵容强的演出,字幕会影响整体演出效果。
  要打好字幕首先必须要听懂川剧。在从剧本确定之初起,字幕员就需要熟读剧本了解剧情,对于什么是川剧曲牌、调式、词格,都必须了解。“因为我们演出的字幕屏幕是不能一句话完整显示的,必须要分成多段,如何根据整体的剧情、演员的唱腔,更合理的断句,对戏迷的观看舒适度很有影响。如果字幕和演员唱的不一样,戏迷还会来投诉的。”
  也有其他人来尝试过字幕岗位,但都没坚持下来这份工作。这份简单却考究的工作,李灵智乐在其中。“做这份工作,我就希望能尽善尽美,虽然我在幕后,但每次演出结束后听到观众的掌声,我都会很有成就感!”

  创新:90后对川剧的质朴守护

  作为年轻一代,李灵智对川剧传承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在这两年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很好的剧本、唱词都在遗失,只有老一辈的手稿或者是声像资料。有些手稿是铅笔写的,时间久了字迹就模糊了,我准备把所有我能找到的川剧剧本、唱词,都准确的整理出来,做成电子文档保存。”
  李灵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守护川剧。他告诉记者,整理成档后,演员再排戏就不用再自己花大量时间在找剧本、核实唱词上了,由他来为大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演员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心排练,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川剧在我心中是一种情怀。”
  李灵智的谈吐间有着新川剧人的稚气,却也有着老川剧人的坚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虽然我是90后,但我会带着父亲对川剧的坚守,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记者 李慧颖 戴璐岭 陈淋 摄影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