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漏》在另一个论坛发表后,有位柳之心的朋友回复了四句诗作:
巴蜀风光好,
听闻多雨天。
今读天漏诗,
不复怪蜀犬。
这位朋友引用了“蜀犬”的典故,真是恰如其分。“蜀犬”源自“蜀犬吠日”这个成语,“蜀犬吠日”,原来是说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吠叫,比喻少见多怪。此成语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这段古文翻译如下:柳宗元觉得屈原的赋里说的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是一种过分夸大的说法。柳宗元的这种观点,其实也得到了我们气候学家的普遍认同,他们也觉得“蜀犬吠日”这种说法确实言过其实。气候学家认为,四川盆地虽然是我国太阳“露脸”时间最少的地方,但每年平均仍有800~1000小时的日照,就算阳光最少的区域也有791小时。而即使在全年日照最少的冬季,平均每天也还有1~1.5小时的日照,一般不至于达到狗一见太阳就会叫的程度。所以,关于“蜀犬吠日”,客观的看法应该是──只能说明四川盆地阳光相对较少!如据气象记载,成都一年之内平均有244.6天是阴天,只有24.7天是晴天,剩下的近100天为芸天(介于阴天和晴天之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多云天气),而有时候雾和低云连在一起终日不散。统计表明,成都、重庆一年中平均有100多天为雾天。由此看来,蜀地确实是一个云雾、阴雨天气较多,阳光较少的区域。但阳光少也不一定全是坏事,由于天气的原因,加上“天府之国”的富足,成都人形成了慵懒的生活习惯,过起了缓慢、悠哉的生活,成都也成为了全中国最休闲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