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双流区跻身“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排名第63位。
这里
是成都市最年轻的中心城区
也是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区
今年来
双流发挥自身优势
厚植投资沃土,扩大对外开放
不断释放活力与魅力
引得“凤凰”栖枝头
多重优势叠加集聚发展动能
5月14日,成都市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双流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西航港开发区创新联盟中心举行。4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51.4亿元,主要涉电子信息、大数据、物联网产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6.26亿元。
优质的土壤
释放招引魅力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双流
这里,优势凸显
集成了多重国家发展战略
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全域承载地
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和国家级天府新区的主要承载地
双流是内陆开放的“高地”,是中西部唯一同时拥有国际航空枢纽、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城区,聚集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等9家基地航空公司,是中西部基地航空公司聚集最多的区域。
2018年,双流国际机场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7万吨,位居全球最繁忙机场第30位;截至目前,通航航线达349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1条,通达全球五大洲200余个城市。
多重优势叠加,为双流积蓄发展动能,航空经济集聚发展。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已实现年维修能力300台,将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的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
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本月已投入运营;
空客公司、劳斯莱斯公司的一级供应商——英国加德纳航空公司全球旗舰工厂正在建设。
投资创业“洼地”双流厚积薄发
今年7月29日,双流区与四川大学签订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协议,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为双流构建创新体系、壮大产业支撑、服务民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次次签约
开启着双流深化校地合作
携手共进的新篇章
如今的双流,是科教资源的“富集地”,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6所,有中科院光电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科研单位34个,与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共建了研究院及产业园,在校本科及以上学生超过10万名。
这些资源将为双流输入更多国际化、高端化的人流和技术流。此外,双流拥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及快件中心、进口商品指定口岸四大开放平台。面积达34.01km2的双流自贸试验区,是四川自贸区核心承载区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目前,双流区已有市场主体10万户,高技术企业171家;
保税物流中心及快件中心,已入驻京东全球购、敦煌网、丝路易购等跨境电商企业70余家,成都90%跨境电商交易额在双流完成;
已聚集水果、冰鲜水产品等6大空港指定口岸,正积极申报生物制品指定口岸。四大功能平台为双流打造全国一流空港商务区打开了机遇之窗。
如今的双流
正处于由“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
全力转变的关键期和提质升位的加速期
厚积薄发,双流正阔步向前!
优化营商环境彰显招引魅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
是投资的强大吸引力
双流不遗余力,打造了“企业咖啡时”、“民生茶语吧”等“双流服务品牌”,获得了广泛赞誉。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双流区创新建立政府首席代表和企业联络员服务制度,精选了132名“企业服务生”和748名企业联络员,精准服务企业。
同时,双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了承接省市区三级事项的“空港自贸企业服务中心”,实现315项涉企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办理;
112项涉企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园区管委会“就近办”;
在全省率先创新编制《办事指南二维码合集》;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承诺时限提速率达到69.5%;
探索实践“政银合作”,将营业执照办理延伸至银行网点;启用镇街“审批服务专用章”,解决企业、群众盖章“多头跑”、办事繁琐等现象,通过多枚印章整合,逐步实现“一枚印章管服务”。
为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双流还成立了“一带一路”法律联盟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引进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等25家全球布局、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组建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和航空产业专项基金,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全区聚集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120余家。
【来源空港融媒记者杨晓娇王鸿明编辑马榕骏审核孙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