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喜瞧,老汉儿就上传。
至衡阳老城区司前街转角处叫“万福旅社”下榻手续办毕,已晚上十点了。老骨头散架一般,累!冲澡解乏、泡三袋方便面吃,进入梦乡。 衡阳市位于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又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内回雁峰,而雅称“雁城”;衡山为五岳之一有“寿岳”之称,位于衡阳市南岳区。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二零二年)始建酃县(今珠晖区);西汉末年,酃县西部设钟武侯国;三国时期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分别隶属于荆州湘东郡和衡阳郡;公元五八九年隋灭陈并改郡为州,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并临蒸、新城、重安为衡阳县;唐武德四年(六二一年)置衡州;北宋时衡阳仍分属衡州与潭州;明清置衡州府隶属湖广行省;一六七六年吴三桂曾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阳称应天府。一九四九年十月八日衡阳解放,设衡阳专区专署驻衡阳市。如今的衡阳市已是全国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 次日,清早,老汉儿漫步老城区司前街、中山北路、潇湘街,顺湘江路至石鼓书院山门。书院位于今石鼓区石鼓山,是唯一两位皇帝赐匾的古代书院。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八一零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太平兴国二年(九七八年)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太宗赵匡义赐名“石鼓书院”;宋至道三年(九九七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宋景祜二年(一千零三五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四大书院。湖南占有两处,可谓潇湘之地,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呀!惋惜的是石鼓书院原建筑群在衡阳保卫战(一九四四年七月)中毁于日军炮火。目前看到的是二零零八年,仿清代格局重建石鼓书院建筑群,院后临江处有一合江亭,倚亭远眺,“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穿城而过的蒸水河,像一条绿色腰带,缓缓汇入滚滚湘江,一路向北。 出书院,顺湘江路南行,一边欣赏江景一边缓缓漫步,走了约四里路程就到了回雁峰景区。 回雁峰坐落于衡阳市雁峰老城区,回雁峰为八百里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称南岳第一峰。潇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和衡州八景之首的“雁峰烟雨”均坐落于老城区旁。景区内播放背景音乐古筝曲“平沙落雁”,拨弦节奏缓缓、音如珍珠落玉盘,“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深秋未到,北雁尚未南来,好惋惜,唉!天气晴朗,雁峰未现烟雨,太遗憾了!老汉儿站在白沙滩边观江水,“水清见绿藻,凫动鱼影浓。”,水清则无鱼,无稽之谈! 位于南岳区的衡山,是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二百多处,因仙则名,风景秀丽。传上古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黄帝委任他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老汉儿已登临南岳第一峰了,山景须纵目远望才美,那些山里就不去了,打道回客栈。(待 续) 已亥年 仲秋 红珊瑚石于利州城北 石蘭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