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547|评论: 0

游记------叟翁还乡记(十九-游桃花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船逆行在沅水江面上。对岸的绿萝峰峭岩削立,朝霞从峰顶撒下,山光水色,绿萝晴色间出现一幅桃花源图画,古人说雨天出现嘛,晴天也会出现画?有明代诗人李辂感叹:“沅江南下绿萝崖,水色山光紫翠开。晴日轻风天似洗,芙蓉倒蘸碧螺杯。”咦?老汉儿我此是上行!
    船到桃源缆船洲码头,洲喃?咋成了现代游船大码头了?武陵渔人也不在?也是,渔人若尚在就骇人了,渔人不在嘛,烂渔船也存放几块船板几苗船钉钉儿展示噻,这叫人啷个寻古访幽嘛!沿石踏步向前数十步有一洞,称“后门洞”,传说后门洞内常有仙人居住,村人遇有不便事,时常来洞府借用,有一贪心的村人借用盘碗不肯送还,自此仙洞紧闭,再不与俗人来往。有诗云:“亘古伦常礼义存,桃花溪口看留痕。和谐雅俗亲邻里,博爱仁慈布近村。借物求圆通用事,食言失信少人尊。宽洪大度风流客,何怨仙家锁后门?” 一路观景。
    陶渊明(东晋末约三六五年至四二七年)、浔阳柴桑人(江西九江)、名潜、字元亮、因家门前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曾几度辗转各地,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桃花源诗》(桃花源记是桃源诗的序言)等,是一位田园诗人。
    桃花源是桃源县八景之首---“桃川仙隐”,自古以来,庙堂内、外赋予多少动听的名字:桃源仙境、 世外桃源、 洞天福地等等等等,天下桃花源多了去,地点真的是这里?权威工具书《辞海》:桃源山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据史记记载,在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名其中:孟浩然、张旭、王维、李白、刘长卿、刘禹锡、王昌龄、李群玉等等。
    至宋太祖(公元九六三年)朝廷把有名胜古迹的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两岸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另置一县以“桃源”为县名,不久朗州改名为鼎州,桃源县境内桃花源遂属鼎州;一一六五年鼎州改为常德府,桃源县及所辖桃花源属常德府;桃花源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淳化元年(公元九九零年)朗州官奉诏修建五百仙人阁令为望仙阁;政和元年(公元一千一百十一年)宋徵宗亲赐“桃川万寿宫“匾额,桃花源的开发与修复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因陶老爷子的一篇《桃花源诗并序》,南北朝和隋且不谈,从唐之后就搞得到今的人魂牵梦绕、顷心向往,哪那么大的魔力吆?文学的力量!而今,桃花源归属地之争满天飞,为了啥?有资料显示2018年常德市GDP为3394.2亿元,其中桃源县GDP就达368.7亿元,排名为常德市第一名,GDP的明白否?
    陶老爷子给桃源县留下的宝贵遗产,还再继续保护、开发、利用。老汉儿拿着游览图一看,哇塞!现在桃花源非同昔比,有桃源山景区、桃花山景区、秦人村景区、桃仙岭景区、灵镜湖景区,319国道过境,景区内游玩歇息、吃喝拉撒一应俱全,甚至于斗鸡场、射击场、山村俱乐部、邮政山庄、管理机关都有,陶爷爷在桃花源记里没想到的,今人都为你想到了,今人胜古人。
    莫急!按照陶爷爷“桃花源记”里说的路线游。“武陵人捕鱼为业。”,人家都搞旅游产业了!“缘溪行”,现在是沿人工河流岸边的小路前行,前后左右全是桃树林,如梭人流穿行在晨雾中,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经玲珑怪石间向右,桃林没了溪水尽头处,咋没拴有一小渔船喃?“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时就看到一小山,就到了“桃源洞”了,哈哈,《辞海》山口: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山口变山洞,多事! 那就入洞,“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出山洞就看到一片平地沃土、绿荫浓浓,屋舍整洁、俨然有序、散布于良田、荷塘、桑树竹林间,阡陌小路贯连之间,老汉儿似乎看见衣着秦装男女劳作场景,耳闻到鸡鸣犬吠声,一片山清水秀田园美景。咦!不对,咋像关在笼子里的牧羊犬叫声呀? 过桃花溪遇武陵渔人问津之处,溪水清清、树林翠绿,“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哪有秦人出来惊问,若有就安逸啰,老汉儿乃新中国公民,祖籍陕西,也算秦人呀!哈哈!只见一亭,为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知县余良栋于此建“问津亭”,亭携江枕流,倚翠望绿,亭内立有石碑,碑体高大,石质坚硬,书法遒劲,游者多喜摩读,稍息片刻。
    进入秦人村,有秦人供先人牌牌的祠堂、公义堂、秦人居、穿竹廊到秦人作坊,秦人街,还有一条秦人古道,就是没有见到设酒杀鸡做饭的秦人,村中的服务员小妹儿、导游姐姐、安保先生也不与我老汉儿问:“所从来?”,都见惯不惊了,一脸呆像,眼睛确在瞟衣着,明白,来此不差币币!一路热闹,看娃娃们咋聪明的挖坑,老汉儿笑眯眯的点头致意,慢慢走,就是不跳坑!
    上桃花山,又过“秦人洞”,洞口嵌“秦人洞”匾,秦人喜欢洞栖?陶爷爷描述的叫山口,没这样描述洞过。一路经过遇仙桥、御碑亭到方竹亭,老汉儿悄悄摸了一下旁边的翠竹,哈哈,硬是不圆咧!步行至菊圃处,菊圃原叫渊明祠,因陶渊明爱菊,有好事者认为陶爷爷当年来这里种过菊花,遂改名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囵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园内栽种的各色各样的菊花都有菇豆了,正含苞待放。
    过桃花山牌坊,转左手上桃源山。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神仙所居的名出胜境有‘十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桃源山为白马玄光之洞天,”。老汉儿急急忙忙走过樱花亭、穿过樱花林,这是桃花源搞的啥吆!据资料樱花是蔷薇科樱属植物的统称,樱花属乔木,高四至十六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原产地在中尼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区,全世界约四十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三十三种,其它的则是通过输出杂交、衍生的品种,也就是后来输入东瀛的。难不成,春天里桃花源这地不观桃花,还观樱花?还跳木屐屐舞?哪儿跟哪儿吆!
    一路踏石梯步行,参观了空心杉遗址,在桃川宫外面了解到:桃川宫即桃川万寿宫,始名桃源观,为桃花源最早建筑。《常德嘉靖府志》载:“桃川宫,晋人建”。桃川宫至唐代已初具规模,宋明两代,规模已有极为宏伟,宋代修五百仙人阁,新建景命万年殿,增创武当行宫。老汉我远眺沅江对岸的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下瞰桃川,钟灵毓秀,东望洞庭,西顾壶头,木排飘摇,江天空阔,渔舟唱晚,潇湘金秋,不虚此行。
走到桃仙岭的鸡鸣谷口,参观了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草堂,草屋有五间,屋前竹树掩映,宅旁幽壑送风,清神爽骨,屋后苍松,吞云吐雾。据传刘禹锡在朗州司马任内常寓居草堂,吟诗作赋,室内竖有刘禹锡的诗碑,环境优雅,景致不错,就是不远处传来汽车往来的呻吟。
    望见不远处,岭松泼绿,幽篁滴翠,飞鸟留踪之处藏一人间异景叫浴仙池。传说是七仙女思凡的沐浴之处----。打住!也太异了,牵强附会!不如干脆挂个牌牌写上:刘禹锡老夫子邂逅桃花小仙女共泳处,多好,好个屁!喔,山风落秋叶,草堂柴扉内,雁足烛灯下,刘老夫子正边吟诗边挥毫:“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突然,面前矗立一位芊芊细腰儿小妖精,吓不死刘老夫子?魂都没了,刘老夫子咋写诗?以为拍小清新电视潮剧是啵?与桃花源不靠谱!
    还有沅水边上的那座水府阁,传为黄洞源黄道真二人问道处。始建于明到万历年间改建为三层砖木结构古建,毁于一九六一年。近年重修高36.3米,为重檐歇山式四层楼阁。老汉儿我懒得看,难不成要与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广西真武阁、湖南天心阁一争高下,有钱就该任性?
    原路返回,在游船上老汉儿我观沅水两岸风光,心扉敞亮,忘乎所以。嘉陵阆苑仙境风光很美是吴道子说的。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壮哉,美哉,华夏大地!
    出码头,连夜乘大巴回湘阴县,回到民宿客栈基地已是深夜零点了,洗漱、补食、睡觉。(待 续)

                                            已亥年 仲秋 红珊瑚石于利州城北 石蘭书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