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80|评论: 34

[生活资讯] 【锦绣中华】——逶迤陕西行(27)黄帝陵(二) ...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1-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2045avivcicgivrvq59n.jpg

122048jwzso4x8c4x1ov2u.jpg

       碑亭

       诚心亭之北为碑亭。其形式与诚心亭相仿,面积较之略大,中间仍为过亭,东西两侧有砖墙。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施灰布板瓦、筒瓦,枋额间施旋子彩绘。碑亭面南柱子上有一幅对联:“悠长历史五千年,广袤幅员三万里”。1987年以前,碑亭存放碑石47通,1988年将大部碑石迁至轩辕庙内东侧的碑廊。
       碑亭院内东侧,分别矗立两通高大石碑。一通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3年4月5日为整修黄帝陵工程的题词手迹,碑文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992年9月20日为黄帝陵基金会题词的手迹,碑文为:“发扬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碑亭是重要石碑陈放亭,亭内现存石碑四通。西侧二通,前边一通是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共祭黄陵时,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后面一通是邓小平为黄帝陵的题词碑,碑上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署名邓小平,时间是1988年。碑身高3米,宽0.9米,厚约0.3米。东侧二通,前边一通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黄帝赞”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后边一通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2年冬为桥陵改称黄帝陵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此碑原立于黄帝陵墓之前,解放后被郭沫若题字碑代替,现存石碑为重刻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蓬安睡佛 + 30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23049h8nt4800n0100je5.jpg

123052h8fj14s4f8hvoz3h.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碑文

       1937年4月5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为唤起四万万同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公祭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中国共产党代表是林祖涵,中国国民党代表是张继,两党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了《祭黄帝陵文》。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是毛泽东亲笔撰写的。
       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除由林祖涵在公祭黄帝陵仪式上庄重宣读外,还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公开刊登发表,任弼时指出这篇祭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

       全文: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这篇《祭黄帝陵文》,采用汉语四言古体,共56句。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度精辟概括了轩辕黄帝的伟业;第二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第三部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历经艰险,来到抗日前线,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123243yemxr333h55m5me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4140q0l3qaamc5plt3jz.jpg

124142fatbdnrgbbbcnrxz.jpg

124143q7m4p7rkalkwk94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124432ilb666bzbbqqzyhb.jpg

124436jfnn1n54znzw52dr.jpg

124439y4lnjnlds4pgnnn8.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124539fhp1ya5axbqvp93b.jpg

124541vgbwpbusbu2fljj4.jpg

124545p4czsmpezni6sscr.jpg

124546cvho3s1u10uu3tu1.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124703et7ob887d8b1tmlw.jpg

124707rfkkv3vziviki8av.jpg

124709wk4h8t207i6280ne.jpg

124711gif1pnitd1e1d0eb.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心亭后北面两侧,有石碑四通。

       东边为浙西钱塘人程寿筠所题石碑两通,一通上题“轩辕庙”三字,一通上书“文明之祖”四字;
       西边为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
       香港回归纪念碑古朴典雅,庄重美观,碑高3.5米,宽1米,由碑头、碑身、碑座和台座四部分组成,此碑立于1997年7月1日。正是在这一天,被英国占领长达150多年的香港,胜利回归伟大祖国的怀抱。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日子,为了告慰先祖,香港特区政府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特地题写了“香港回归纪念碑”几个遒劲大字,立碑纪念。石碑背面,刻有香港著名书画家梁溪方(一名方召麟)女士书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铭一篇,激情洋溢地记叙了立碑缘由、目的,真切感人地表达了香港同胞及海外侨胞欣慰无比的欢乐之情,昭示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扬眉吐气的光明前景。
       澳门回归纪念碑,为中国收回澳门所立。1999年12月20日,被葡萄牙占领近400年的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在普天同庆之际,澳门同胞共议建碑勒石,以告慰始祖轩辕。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澳门回归纪念碑”七个大字。石碑背面,是由林近撰写的碑铭,碑文阐明了立碑的缘由和目的,记述了澳门的位置、被葡萄牙人占领的历史和回归祖国的事实,称颂了共和国三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睿智英明,表达了澳门人民对回归祖国的喜悦之心和振奋情怀。碑刻于2000年2月25日。

       随后,又立有“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黄陵谒祖祭文碑。
IMG_0737-5.jpg

204015ihh1p3zsg55ggwp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4250m2jm7uwkzokb5cvw.jpg

204255ukykk99omskneoq9.jpg

204259ak0kkzfaa7oyyto7.jpg

204304bw8yyzkyezzsy3l8.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4425iag5owfn5a03kto2.jpg

204429f4qopophocpwqwvo.jpg

204435mvnof5uv504fgnon.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4637osampdvpa0mm3vo0.jpg

204637xq04qdz71l7u02h4.jpg

204640sq1ja4caephjguaw.jpg

204641sof575jhk15ijfc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脚印
       相传黄帝时期,当初没有衣帽,更没有鞋袜,不是用树叶遮体,便是以兽皮缠腰。黄帝也和其他的群民一样,腰间缠着兽皮,光着脚板,长年累月奔走各地,为民造福。每到冬天,天寒地冻,黄帝出外巡察时伤脑筋光着双脚。
       有年冬天,黄帝出外回来,脚冻烂了。穿木屐不方便,黄帝身边的一位名叫素雀的女子偷偷用麻布给黄帝缝了个布筒。黄帝在脚上试了试,太短小了。根本穿不上。即使如此,黄帝也不见怪,还表扬了素雀的创造精神。素雀却十分难过,有一次她去河边担水,发现黄帝独自一人从河滩走过,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素雀仔细一看,心里亮了。原来黄帝的脚特别大,如果按脚印做下去,就不会再小了。于是素雀担完水,取来石刀,在黄帝脚印四周的胶泥上划了四方格,晒干后,捧回家,放在了石板上,然后按尺寸做成了一双软木作底、麻布作帮的高筒靴子。黄帝试穿后,觉得很满意。人类第一双高筒靴子就这样做成了。黄帝十分珍爱这双靴子,平时舍不得穿它,只是遇到节日或开庆功会时才穿上它。
       黄帝乘龙升天时,臣民们收藏在黄帝东宫。到了近代,这块刻有黄帝脚印的青石板被移到轩辕庙院内。

204857mv8vtr3n0l8luhlt.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挂甲柏
       黄帝脚印石旁,有一棵汉武挂甲柏,又称将军柏,志载:“汉武帝征朔方还,挂甲于此树。”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是群柏之中最为奇特的一株。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凝结为球状,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过,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杆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

205032cuhjscr2tsomsklu.jpg

205037q4zlnp0mxapdyhay.jpg

205041h147r8zr3i45rmu5.jpg

205045t50dycn8wz0uuze8.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庙院中心,重建于明朝。
       1955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时隔15年二次祭拜黄帝陵时,目睹了黄帝陵一派破败的现状后,亲自上书毛泽东主席,他在的信中写到:“黄帝陵庙无人看管,庙宇木料多已腐坏,势将倾塌。院中草地,多为农民耕种,陵山附近,私坟如鳞……”,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阅后批示周恩来总理交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周恩来总理明确批示:“黄帝陵应明令保护和整修。”于是1957年到1963年祭祀大殿曾做过较大规模的整修,近年来也进行过部分整修。
       人文初祖大殿占地282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
      大殿屋顶为歇山顶,雕透花脊,屋面由灰布板与筒瓦相扣覆盖,檐部施勾头滴水,前檐及其他三面均有斗拱。
       前檐当间建有六扇隔扇门,次间、稍间则各有四扇隔扇门。檐下的栏额、平板枋为和玺彩绘、斗拱彩绘,两侧与两侧背面、内梁等处的彩绘,均精致华丽。

211125vjzo2l21t2t2g2tl.jpg

211128n9tg04p9cs99w9gl.jpg

211131sub5ezt3xutbbtzu.jpg

211134e0yrrnyfinrsk3ts.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殿门楣上悬挂有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夏祭陵时所题隶书“人文初祖”大匾,意为黄帝是华夏文明和统一的先祖。字体铁画银勾,刚中藏秀。
       程潜驻陕期间,和于右任、蒋鼎文先生曾多次前往黄陵县祭拜黄帝。他们三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程潜先生是隶书名家。他第一次为黄帝陵轩辕庙敬写的“人文初祖”匾额,交由富平县石匠雕刻而成,由于运输困难途中被打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是程潜先生在第二年清明节祭陵时重新写的。
       大殿前面的月台,这里有台阶通道三处,中间台阶正中即“二龙戏珠”浮雕。正殿前柱子上,有一幅称赞黄帝功德的楹联:“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

211541cyo4hwhobq1no24p.jpg

211544b6pvpe2wqk6wxrxw.jpg

211547fg5ckck83tbk8b5x.jpg

211550cdztxtx51ptd5dts.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时期创阴阳、定五行、晓四时、播五谷,形成了最朴素的宇宙观,形成了道文化、道学的雏形,并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黄帝内经》《黄帝四经》。
       轩辕庙在古代也曾被称为“保生宫”,“黄帝庵”,自古以来香客不断,香火绵延。当地百姓多在这里烧香祭拜、求仙问道,民间有在这里祭拜黄帝能“心想事成、延年益寿”之说。黄帝是道的先知,是道教大祖先崇拜的杰出代表,也可以说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东方的“麦加”。

211741lu3z4u5x57jruuez.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黄帝浮雕像
       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放着一尊巨大的石刻轩辕黄帝浮雕像。这尊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浮雕像,是以东汉恒帝建和元年(147年)建于山东济宁嘉祥的武梁祠黄帝石像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适当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放大刻制而成。黄帝浮雕像为全身像,石料采用陕西富平墨玉,高3.6米,宽3.3米,重11吨。浮雕轩辕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神龛四周的图案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神龛与轩辕黄帝浮雕像都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万琦二先生于1987年清明节专程前来祭陵时,捐款8万人民币制作的。
       大殿中央木质神龛内供奉着轩辕黄帝的全身线型浮雕像,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以山东武梁祠东汉画像石为蓝本雕刻而成。石像着笔粗放,朴实无华。像高3.9米,宽3.3米,重11吨,是以陕西富平出产的优质墨玉所制。浮雕中的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左手前指,而又回首望西,冠带简朴,神情专注亲切,充满自信,似乎正在率领部落臣民奋勇向前。大殿神龛四周以四神兽拱围,即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白、红、黑四种颜色。
       在大殿神龛周围放置的是前来祭拜的人赠送的花篮,供桌上还有祭器、祭品等。东西两侧分别为编钟和祭器,这套编钟是2004年复制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编钟,共65枚。
       殿内两壁的壁画,描绘的是轩辕黄帝一生的功德,在画面上供奉黄帝坐像,两侧有风后、力牧等大臣侍立,力牧、风后、大鸿是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们是传说中黄帝的三位大臣。

212006tquoav3kgfdokkaq.jpg

212009kkk8gs8kz5exskux.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碑廊
       轩辕庙山门至人文初祖大殿的中轴线东西两边,有两条长长的碑廊,碑廊按汉代建筑风格设计。碑廊将黄帝陵历代保存的石碑按时代先后和内容类别有序排列,西侧碑廊自北向南依次陈列自宋至清末的56通祭祖和记事古碑,东侧碑廊内自南向北依次陈列党和国家领导人、现代书法家赞颂黄帝功德的碑文和为整修黄帝陵工程做出贡献的功德碑。

212703afhabqkcboluncbj.jpg

212707h64f6ndqp9sb5sxq.jpg

212710rzw0hew60qxqrqet.jpg

212712jl7l0jlfy23ff7f0.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212810jqvvwldqws0qpsup.jpg

212811i2p1ew8uziwypgy2.jpg

212814e5d4mrj4vvpsk4c7.jpg

212816m77hzh7ndwu77rru.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213046xgzvjpbb80gl88jz.jpg

IMG_0741-11.jpg

IMG_0741-12.jpg

IMG_0741-13.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