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截止至10月31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519次,其中3.0到3.9级384次,4.0到4.9级106次,5.0到5.9级25次,6.0级到6.9级4次。对这期间地震活动进行分省统计,我国大陆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新疆、四川、西藏、云南。
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四川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29次,其中3.0到3.9级107次,4.0到4.9级15次,5.0到5.9级6次,6.0级到6.9级1次,仅十月份,四川发生的三级以上地震6次。截止目前,最大地震是6月17日在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
据人民日报消息,四川长宁6.0级地震,共造成倒塌房屋73间,严重损坏房屋19间,一般损坏房屋12723间。地震所引发的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房屋抗震性的强烈关注。
地震所带来的强烈地震波易使传统的砖混及钢筋混凝土建筑大面积倾倒,虽然地震为天灾,人力不可阻挡,但是我们可以防患于未然。如今兴起的轻钢结构建筑体系,便因其自身为密肋柱受力体系、且自重较轻,拥有极高的抗震性能。
轻钢建筑的主体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滞回曲线具有强烈的捏拢效应,保证了抗震性能达到9级地震不倒塌。同时,由于地震的活动为左右和上下活动,主体与地基用螺栓连在一起的轻钢结构组成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笼型”,不会因为地震的摇晃而出现墙体倒塌或楼板掉下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
轻钢建筑优良的抗震性能,也体现在建筑的延性上,轻钢建筑主体结构可以通过不同幅度的安全变形来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降低结构刚度,从而大大减小建筑结构受到地震的影响。
从数据显示,地震中倒塌的房屋主要集中在村镇,因为在我国农村地区相当一部分建筑未考虑抗震设防,结构整体性能差,抗震性能不足,无法抵御地震灾害。所以,抗震性能良好的轻钢建筑在农村住宅建设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