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档案馆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文史资料征集的 通 告
为进一步丰富馆藏档案资源、优化馆藏档案结构,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布展,以“魅力营山、文化铸魂”为主题,突出营山历史发展变迁、地方风貌特点、特色美食文化。通过展览,激发全县人民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现对以下文史资料进行征集并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凡是能反映我县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字、音像、实物档案都在收集范围之内,具体包括:(一)记录营山红色记忆的文稿、相片、实物等;(二)反映营山发展成就与变迁的各项资料;(三)营山籍知名人士及为营山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事迹资料;(四)体现营山旅游资源的照片及作品;(五)具有鲜明营山特色风俗文化的实物、作品和照片;(六)不同历史时期百姓生活用品、农村生产工具实物或模型、照片;(七)其他实物档案(详见目录表)。 二、征集形式 档案资料的征集采取捐赠、寄存、代为保管、征购、复制等形式。 (一)捐赠。本馆对捐赠者颁发荣誉证书,并视其价值可予以适当奖励。 (二)复制或征购。本馆对确有价值但所有者又不愿捐赠的档案资料,在征得其同意后可采取复制或征购方式进行征集。 (三)寄存或代为保管服务。本馆对私营集体和个人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开展寄存或代为保管服务。经双方协商,签订寄存或代为保管协议,其所有权仍属原私营单位或个人。 捐赠档案资料者,对其捐赠的档案资料享有优先利用权,本馆将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于涉及知识产权的档案资料,本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保护。 三、征集时间 征集工作从2019年11月下旬开始至2020年6月。 四、联系方式 持有上述档案资料的个人或组织,可以通过面谈、信函、电话等方式与本馆联系。 联系部门:营山县档案馆馆务编研股
0817-8221304(办公室) 联系地址:营山县朗池镇模范街46号 邮政编码:637700
附件:营山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史资料征集目录表
营山县档案馆 2019年11月26日
附件: 序号 | | | | | 1.营山革命历史时期的各种文件、著作、手稿、奖章、题词、日志、传记、会议记录、报刊、纪念章等红色革命的档案资料 | 2.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营山视察等活动留下的各类档案资料,如朱德、胡耀邦、杨汝岱等 | 3.“文革”时期国家领导人像章、挂幅、文稿、小报、宣传单、袖标、证件等档案资料 | | | | 1.百姓生活的各类档案资料,如家庭帐本、特殊年代的各种票证、毕业证、荣誉证件、奖状、结婚证、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录取通知书、营山县第一次通火车(达成铁路)的乘坐车票等 | 2.营山的文明城市创建、水利建设、交通发展、丝绸蚕桑、工业农业、城市变迁等重大事件的档案资料,如幸福水库、千里渠等 | | | | 1.营山籍或在营山有影响、有成就的重要领导人、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作家、体坛明星、劳动模范、境外华人等著名人物的各类档案资料,如文建明、杨伯凯、王定国、侯卓吾、邓锡侯、台湾惟觉大和尚等 | | | | 2.知名企业、名镇名村、名优名产、老字号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 | 3.老街道、街景照片及文字说明。如营山县老街(磨子街、正西街、外西街、盐市街、猪市桥、流二桥等)、老建筑(老城墙、天主堂、原营中校、营二中的老楼建筑、回龙塔等)、老年间的事(新店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知青下乡、建制沿革等) | | | | | | | | | | | 1.不同历史时期石磨、风车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2.不同历史时期斗笠、蓑衣、雨伞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3.不同历史时期撮箕、扫帚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4.不同历史时期服饰、床帐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5.不同历史时期锄头、犁、耙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6.不同历史时期锅、碗、盆、碟、盘、壶等实物、照片及文字说明 | | 8.不同历史时期钱币、票证等实物、照片等及文字说明 | | 10.不同历史时期照明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11.不同历史时期印刷工具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12.不同历史时期背篓、箩筐、提篮等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13.其他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实物、模型照片及文字说明 | | | | | 3.民间编印的镇(乡)史、村史和家谱、族谱书籍及文字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