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也算是一段经历的话,我倒是很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1992年的4月,反正我那时还在宣传部工作。工厂下属有个劳动服务公司,当时生产了一种新产品氯化锌,由于是新产品,没有品牌,销路不是怎么好。 记得当时这个公司的通讯员叫章国良,他见我在报社工作,恳请我想想办法,我说,那最多是我在报纸上给你多宣传宣传啰,但是,企业报毕竟发行量小,要扩大产品的影响还得另辟蹊径。 我们行业有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叫《中国有色金属报》,劳动服务公司领导请求宣传部门能否为他们产品做做宣传,在《中国有色金属报》上发些文章。当时,我记得氯化锌产品确实荣获了各种奖励,而且还销往东南亚各国,并得到用户好评,质量也相当不错,可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销路还是打不开。 工厂电视台为氯化锌产品拍了一个宣传片,在厂内也播放了几次,看到拍的那个片子,劳动服务公司领导突发奇想,想把它送到中央电视台去播发,扩大影响,而且也找到了我们。 宣传部门李部长有一个朋友在央视《经济半小时》当记者,部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要我和章国良一起去北京,直接找刘晓萍(就是上面讲到的那个央视记者,李部长的朋友),求她想想办法。 我当时好矛盾的,一个小小的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一个小小的产品,开口就要上央视,谈何容易啊!但既是组织安排,加上劳动服务领导殷殷期待,不好负了人家的一腔期望,于是我们领命去了北京! 当时我们工厂在北京有个接待站,我们来到北京后,就在接待站给刘晓萍打电话,几次都没有接通,厂里边也几次来电话询问,我都有些急了。 又是一个周一的早上,刚刚8点半,我又拨通了刘晓萍办公室电话,这回居然有人接听了。 “你好,请问刘晓萍刘记者在吗?”我操作长沙塑料普通话客气地问。 “哦,在啊,我就是,你是哪位?”接电话的正是我们要找的刘晓萍。 “呵呵,刘记者啊,我们是湖南来的,我们宣传部李××部长给你带来一封信,要我们捎给你,又不知道你有不有时间?”我连忙说明来意。 “这样啊,老乡来啦,欢迎欢迎……”刘晓萍是湖南邵阳人,到北京了,我们当然都是老乡了。 “这样吧,明天下午三点,你们坐地铁在军博下,我在地铁口等你们,我手拿一本《读者文摘》,我们就在那碰面。”到底是记者,刘晓萍一下就安排好了我们的接头方式和地点,我高兴地应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