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
会议组织观看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研究贯彻落实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关会议精神具体措施,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共抓大保护”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狠抓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学校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同时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食品采购制作安全规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办法》提出,学校食堂坚持公益性原则,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专业化经营,确保营养与卫生,要求学校食堂应当做到明厨亮灶,鼓励运用“互联网+”等方式,强化对学生餐饮原料来源、采购和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会议听取了关于贯彻落实近期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有关会议情况的汇报,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认识,对标国际一流、国内先进,认真落实《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活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本次常务会议开始前,自然资源厅厅长孙建军讲解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有关内容。
四川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力争年底基本完成全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
四川加大各地学校食堂建设改造力度,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食堂和学生用餐集体配送单位实行可视化监管,力争今年底全省学校食堂基本完成“明厨亮灶”工作。这是10月29日记者从四川省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新闻通报会上获悉的。
今年9月,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的总体部署,我省制发专门方案,市场监管、公安、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配合联动,扎实组织开展联合行动,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牵头开展的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14项突出问题之一,进行专项整治。
据悉,此次联合行动把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重要内容给予重点保障,着力推动解决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及校园周边经营“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省市场监管局、教育厅联合开展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广元、达州等七个市(州)校园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全省排查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隐患8317个,抽检食品5279批次,责令整改3761户次,立案查处128起。目前,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正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推进其制订工作,强化学校、政府、社会各方责任,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