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青春岁月
口述 蒋正荣 整理 肖卫兵 陈显福 韩松林
蒋正荣,生于1925年7月6日,营山凉风乡凤头村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上过一天学。
1943年11月底,蒋正荣被抓了壮丁,与其他几十名壮丁关押在营山师管区,等凑足了壮丁人数后,与250多名壮丁从营山县城出发,经南充、遂宁,走路到湖北恩施,历时一个多月,脚板上老茧重新茧,路上没少挨押送人员的打。很多壮丁病死和饿死在路上,到恩施交兵处只剩下了160多人。
在恩施,蒋正荣和其他壮丁参加了3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主要训练队列、钻铁丝网、投手榴弹、拼刺刀、射击等。他训练刻苦,结业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训练结束,蒋正荣被编入国民革命军87军。由于年代久远,他已记不清具体分到哪个师团营连排了,只记得开始分到辎重连,负责搬运子弹。但由于他个头矮小,搬运子弹箱吃力,团部又把他分到机枪连。连长见他没力气,扛不起机枪,就安排他给机枪上弹夹,并要求他学会打机枪,如果机枪手牺牲了,他就要顶上去。
编完队,蒋正荣就随部队上了前线。
死里逃生
1944年3月底,蒋正荣和部队在开往前线的途中,遇到日军的一个中队,具体地点,他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湖南的沙市镇附近。他和所在部队立即占据了有利地形,还没来得及修筑工事,日军就发起了进攻。
蒋正荣第一次看见几十名日军冲向阵地,给机枪上子弹夹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机枪手骂了几句娘,他才慢慢平静下来。日军的第一次进攻,很快被我军密集的机枪子弹压了下去。
不一会儿,日军的大炮就朝我军阵地狂轰乱炸,一尺多大的树都被炸断,吓得蒋正荣钻进了阵地附近的一个山洞躲起来,山洞很小,只能钻进大半个身子。
战斗结束,日军败退了,在打扫战场时,排长在山洞边找到他要枪毙,连长把他救了下来。
1944年6月,蒋正荣和部队参加了第四次长沙保卫战。那时他已在战场上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血火淬炼,胆子大了,见到日本鬼子就想打。
在一次防御战中,他和所在的团与日军的两个中队打了两天两夜,战斗非常激烈。据蒋正荣回忆,我军和日军相隔一条小河,小河有20多米宽,水很浅,只有半人深。日军发动了10多次进攻都被我军阻止在河中,每次进攻,日军都要在河里留下10多具尸体。日军见攻不下,就用飞机和大炮轮番轰炸我军阵地,每次轰炸都要持续10多分钟。蒋正荣右手臂被擦伤了,包扎后又回到阵地。那次战斗,我军伤亡惨重,一个团的兵力一天打下去,只剩下不到一个营。机枪手牺牲了,蒋正荣马上顶了上去。最后团长接到命令,指挥剩下不到两个连的部队向后撤退。
蒋正荣正要撤退,见身旁躺着一位被炸伤腿的战友,他刚背上战友,日军就冲了上来。他马上背着战友滚下侧面的一个小山坡,拉了几个牺牲的战友遗体盖在他和受伤的战友身上,日军没发现他们,晚上他背着战友,躲过日军,回到了部队。
1944年6月的一天, 蒋正荣和部队在一个大池塘边打防御战,日军先用飞机大炮轰炸我军阵地,接着就是地面部队进攻,我军伤亡很大。战斗打了好几个小时,子弹打光了,大家上好刺刀冲向了日军。
据蒋正荣回忆,这是他在战场上第一次和日军拼刺刀,但他一点不怕,和日军硬拼不行,就假装后退,等日军放松警惕后,他突然侧身,向日军猛刺了过去,正好刺中日军的胸膛,再用力一刺,日军倒下了。
刚抽出刺刀,两个日军端着枪“嗷嗷”地向他冲过来。他边刺边退,退到池塘边,纵身跳进池塘里,潜在水底,向有水草的地方游去。他的水性好,小时候经常和同村的小伙伴在河里游泳,他可以潜游100多米。蒋正荣潜游到池塘对面水草茂密的地方,才悄悄露出鼻孔。
战斗结束,他从池塘里爬出来,偷偷跑回了部队。
传令途中
蒋正荣回到部队,由于原部队在第四次长沙保卫战中伤亡很大,进行了改编,蒋正荣被调到司令部当了通讯兵。
司令部给他配了一匹马,发了一支卡宾枪。开始10多天没有任务,他就天天练习骑马和使用卡宾枪。不到10天,他就学会了快速上下马,在马背上侧卧、侧身射击等,一支卡宾枪也使用得和老通讯兵一样熟练。
半月后,蒋正荣第一次接到了传达命令的任务,他骑马向前方阵地跑去。途中正遇上日军飞机,飞机飞得很低,飞机上的机枪朝他猛烈扫射,蒋正荣骑着马跑得飞快,但还是有中弹的危险。为了完成任务,他策马扬鞭躲进了树林,等日军飞机飞走了,他才抄近路,按时完成了传达命令的任务。
1945年6月的一天中午,蒋正荣顶着烈日的炙烤,到师部传达命令。途中遇到了10多个日本兵,10多支枪向他射击,他骑着马,边跑边向日军回击,打倒了两个。日军还是不停地追,不停地朝他射击,他又打倒了一个,最后他骑马跑出了日军的射程范围。
把信送到师部,蒋正荣才感到左脚钻心的痛。脚被擦伤了,简单包扎后,他又骑马返回了司令部。
1945年8月下旬的一天,那时日本已投降了,但是在岳阳有两个日军联队拒绝投降,蒋介石下令,不投降就打!为了传达蒋介石的命令,蒋正荣和3个通讯兵骑马向岳阳跑去。
到了岳阳附近的一个平坝上,见我军两个团的兵力把日军围在中间,他和另外3个通讯兵向两个团的首长传达了蒋介石的命令。
我军的两个团立即拉开阵势,同时向空中鸣枪,鸣枪后,士兵们齐声向日军联队喊:投降!投降!
日军的两个联队这才放下武器,举起了白旗。
抗战以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蒋正荣和部队先后在汉口和山东一带与解放军作战。
1948年7月,蒋正荣随部队在常德的桃源、李子河待命。当时国民党部队缺吃的,一天晚上,解放军部队派人送过来许多馒头之类的食品,还劝他们不要打内战,连续几天晚上都这样,后来蒋正荣和所在部队在常德李子河起义。
蒋正荣起义后,被编入张国华任军长的18军。1950年上半年,为了支援地方工作,与一位姓陈的科长到乐山,组织上安排他当县武装部部长,由于没文化,他谢绝了安排。1950年下半年,他随18军进西藏剿匪。坐车到西康就没路了,只能边走边开路,从甘孜州开路到二郎山脚。当时气候非常恶劣,经常下大雪、降冰雹,穿的不能御寒,有很多战士被冻死和病死在路上。
蒋正荣由于在家学过木匠,被安排在师部做子弹箱。有一天出去砍木料遭遇土匪袭击,差点牺牲。还有一次,他在一个山沟里砍木料做子弹箱,山坡上有10多个战友在开路,忘了吹口哨通知大家避险,就把横在路上的石头和枯树往山坡下推。蒋正荣来不及躲避,一节枯树从身上滚过去,他的手脚被压成重伤,住了两个多月医院。伤愈后,到甘孜州军事学校工作了一个多月,部队安排他当排长,蒋正荣怕胜任不了,只当了班长。
1953年从西藏回川,不久转业回家,组织上安排他当乡武装部部长,由于没文化,他怕今后影响工作,就没去上任,一直在家务农。
2017年3月20日至4月8日,蒋正荣和南充7名抗日老兵在各自的亲属及志愿者陪护下,重走了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他激动得老泪纵横,仿佛又回到了战火中的青春岁月。
撰稿 韩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