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17|评论: 1

[诗词歌赋] 【原创】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119*】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12-1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一章 天府之国誉神州

     8    剑  门  蜀  道

*   文人流芳足迹多


剑门蜀道多趣闻  文人流芳创奇迹  

汉代著名文学家  杨雄赴京曾在此


留下遗迹子云亭  还有一处读书台  

三国志作者陈寿  南充万卷楼留迹


唐代才子陈子昂  不幸被人诬冤死  

诗圣杜甫来瞻仰  读书台上留足迹


诗仙李白经历广  名胜更多在故里


(1)  西 蜀 子 云 亭


绵阳玉立子云亭  堪称西蜀第一亭  

刘禹锡著陋室铭  使之四海扬美名


此亭历经多兴废  一九七八重建亭  

子云杨雄成都人  华彩文章世著称


赴京游学留绵阳  教授学业出大名  

攻读辞章诗文著  太玄法言甘泉赋


杨雄攻学读书台  绵阳城外西山处  

一位村姑叫玉女  常来送茶生爱慕


杨被汉成帝召入  终身未返进宫廷  

玉女从未表白心  终身不嫁绝忠诚


如今此地玉女泉  依然叮咚传真情  

亭基石壁浮雕像  杨雄仪态极安详


造于宋代保完好  作道者装束堂堂  

亭左岩下有水池  杨雄洗砚很便当


子云亭旁玉女泉  唐代石刻道造像  

久负盛名誉古今  端庄古雅放辉光


(2)  秉笔直书三国志


陈寿读书万卷楼  南充西山寺岩上  

依势叠建三层楼  飞檐斗拱金辉煌


历代文人赞陈寿  诗文刻在一层上  

二层珍藏其手迹  三层塑有举笔像


楼下即为甘露寺  四周修竹花卉香  

奔泉溅珠增奇趣  景色幽静好气象


惜解放后楼焚毁  唯一幸存黄桷树  

一九九二年政府  投资重修读书楼


陈寿少时很聪敏  奋发刻苦爱读书  

立志为史著新文  果以撰史世称著


陈寿之父为参军  马谡帐下多辛苦  

失街亭后受牵连  被诸葛亮剃光突


以示惩罚不留情  是为当时大奇辱  

诸葛之子又极度  鄙视陈寿甚无数


但陈著诸葛亮传  马谡过错仍旧书  

力赞诸葛亮品德  秉笔直书世敬殊


陈寿一生著述丰  三国志为最称著  

史记汉书后汉书  并称四史极突出


他与班固司马迁  良史之才比肩呼


(3)  亭台不落匡山后


陈子昂之读书台  射洪西北金华山  

其山又名烟墩岭  南朝梁建金华观


因其华贵而得名  又分前山与后山  

前山道教玉京观  共计二十多处殿


后山子昂读书台  专精坟典为唐建  

后因屋基塌毁坏  梧冈岭上重修建


拜厅船房拾遗亭  留云仙馆明远亭  

组成共有五部分  古读书台刻门顶


左右两侧刻对联  文字醒目激情怀  

亭台不落匡山后  扙策曾经工部来


匡山李白读书处  踞此里程不过百  

两山同傍一涪江  杜甫流寓四川来


专程造访读书台  故有此联传后代  

游廊环绕纪念亭  塑有陈子昂坐像


陈感遇诗三八首  完整精刻石壁上  

介绍诗人生平事  伯玉别传刻外墙


仙馆后有感遇亭  矗立金华山顶上  

当年子昂最喜欢  来此诵读诗书狂


陈子昂字称玉伯  出身富豪少年郎  

感于民间多疾苦  立志匡时济世强


苦读三年武后赏  擢右拾遗格外忙  

深感仕途太坎坷  辞官还里著文章


后为县令段简害  死在狱中实冤枉  

一代诗风子昂开  风格淸峻又高昂


一扫六朝华靡气  指斥时弊歌嘹亮  

脍炙人口登台歌  千古绝唱好悲壮


伯玉有才继骚雅  杜甫推崇陈子昂  




(4) 不逊南昌滕王阁


四川阆中滕王阁  坐落城北玉台山  

杜甫两访古阆中  数次登阁赋诗赞


君王台树枕巴山  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  仙家犬吠白云间


江南名楼滕王阁  藉王勃文美名传  

唐永徽时李元婴  洪都任官将阁建


后任蜀隆州刺史  又在阆中把阁建  

时人亦称滕王阁  宴饮田猎任游玩


滕王阁后青石崖  颐神慈氏两洞险  

滕王亭子杜甫诗  苍秀行书刻壁面


历代文人题咏文  洞外崖壁亦刻满  

今日阆中滕王阁  一九八九年重建


石基三点六米高  主阁坐北向朝南  

仿古建筑歇山式  俏丽屋顶双垂檐


西边紧临嘉陵江  随山就势长廊悬  

夺锦亭立悬崖巅  亭前石碑有刻镌


陆游面对阆苑景  感慨万千吟诗篇  

夺锦轩中醉倚栏  锦屏苍翠插云端


生平不喜言争竞  付与游人自在看  

阁前一绝舍利塔  比阁还早二百年


该塔三层鱼瓶状  造型优雅且美观  

无论哪个角度看  塔身倾斜奇妙炫


  (5) 苍溪古渡声名著


苍溪古渡临江渡  县西二里嘉江畔  

渡口古寺奉佛像  旁有楼阁亭榭建


修竹翠柏蔽蓝天  游览佳处成美谈  

此地古渡本平常  名声鹊起非等闲


文人名士频关顾  屡有题赋增光艳  

杜甫送友到此地  放船送客苍溪县


后人纪念杜此行  送客亭台在此建  

陆游北上经此地  怀旧最忆苍溪县


四川督学有吴智  乘舟过此留诗篇  

秋老荒城气倍凉  巉崖云树郁苍苍


居民依麓茅为舍  古寺栖岩是作床  

一九三五年三月  徐向前与李先念


率领红四方面军  过江浮桥在此建  

据临江寺退敌击  北上抗日捷报传


(6) 颜公离堆留墨迹


颜公离堆在仪陇  嘉江中游江心岛  

景色秀美赛蓬莱  摩崖石刻最叫好


书法大家颜真卿  题鲜于氏离堆记  

离堆所在新镇乡  唐宋均曾设县制


此地住着鲜于氏  弟兄二人居官职  

节度使与京兆尹  朝中与颜结友谊


唐肃宗上元元年  真卿五十四岁时  

贬所离任経此地  到访鲜于氏故居


题记描述离堆景  四百余言字字奇  

字径三寸正字立  刚健雄浑绝大气


斗入嘉江上百尺  韵山发肃嵌磐石  

颜书第一领风骚  独特风格难攀比


惜経千年风雨蚀  四百余字皆漫灭  

日月流转解放后  颜记仅存一之字


唯南部县有拓本  颜书残壁留真迹  

后人纪念颜真卿  在此修建忠贤祠


遗址处存两石碑  简述真卿悲壮史  

有颜鲁公祠之碑  与重修忠贤祠记


颜反对安史之乱  惨遭缢杀离人世  

一碑楷书一汉隶  技法高妙无人比


颜公离堆留墨迹  辉映寰宇鬼神泣


(7) 阆苑千葩映玉寰


古城阆中隔江望  两峰连列锦屏山  

临江而立若马鞍  美名誉其天鞍山


近年修葺观星楼  少陵张宪两祠建  

放翁祠与八仙楼  阆中城南成乐园


观星楼内青铜像  土生土长落下闳  

西汉著名天文家  曾在蟠龙山建成


我国最早观星台  曾受汉武帝聘征  

发明制定太初历  文字历书第一名


阆中辈出天文家  汉代成为中心城  

唐代星家袁天罡  题刻锦屏山之顶


此山磨灭仰天叹  英灵乃绝世界惊  

杜甫两度来阆中  激情赋诗力赞颂


阆中胜事可肠断  阆州城南天下稀  

双层错叠庭堂美  绿竹掩映少陵祠


锦屏山顶八仙楼  穹形洞窟其后立  

八仙群像有个性  潇洒不羁世称奇


纵目眺望嘉陵江  环绕古城有气势  

云辞老树飞扬去  江抱巉岩环水来


古阆城南别有天  山奇不类在人间  

体味明代杨瞻诗  身临其境意悠远  


东坡游历锦屏山  慨然叹曰格外亲  

阆苑千葩映玉寰  人间只有此花新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2-1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友长卷诗集,读诗文,游古道,感受剑门雄奇险。祝冬安吉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