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 这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去政府机关窗口办事,不再担心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工作人员的态度越来越好了;逢年过节不再需要请客送礼、上下“打点”,也能把章盖上,把事儿办成;婚丧嫁娶办酒席从简,不再讲排场、比阔气,曾经变味的人情消费开始“刹车”。 近年来,这些改变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这些变化不得不感谢中央八项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对违规违纪问题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对巡视、信访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审查对象的“四风”问题优先查处和通报,深挖细查、决不放过;对规避组织监督、不收敛不收手的,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从严查处。同时,对于纠正“四风”工作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 从这几个“决不”中,我们也能看到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不断发力加压的态度和决心。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八项规定利剑所向,可谓细大不捐、直戳时弊。而“铁八条”的鲜明锐利,同样体现在落实上。掷地有声、充满刚性,没有“情有可原”、没有“下不为例”,力度一刻不减,效果立竿见影。一些人抱怨“官不好当”,群众乐见“为官不易”,都源于这样的现实语境:党纪国法发威了,“紧箍咒”让人头痛了。徙木立信、春风化雨,规矩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选择,遵纪守纪也变得理所应当,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自然水到渠成。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时刻保持一份坚韧执着,不断强化“不敢”的震慑、扎牢“不能”的笼子、增强“不想”的自觉,作风建设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七年,是纪念,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