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平武11月14日讯(实习记者 王洪乾 报道)12日,南坝镇古龙村落河盖生产队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共同筹资2000多块钱。村民们用这些钱买了鱼、肉、米、酒、蔬菜等丰富多样的食品,在该队一段新修还未完工的水泥路上做起了佳肴。
当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该队的村民们早早吃过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负责做饭的几位女村民,早早就从集市上把精挑细选的各种原料买了回来,她们切的切、剁的剁,很快就将需要长时间烹煮的菜肴上了锅;力气较大的男青年开始收拾场地、搬运桌椅、摆放灶台等;年纪稍大的老人,一些清洗着餐具,一些准备着柴禾。几名小伙子驾驶着拖拉机,前往2里路外的地方去运做饭时需要的洁净水。
很快,吃午饭了。忙了一上午的村民们,除了一名在现场看护做饭的火源其余均回到自己家中,各自准备午饭吃。吃完午饭,顾不上休息,又都来到现场继续忙和着。
感恩之心长存,再忙也不觉累
下午5点左右,在唐山市丰润建筑公司的施工地点,也就是南坝镇古龙村落河盖生产队的村民们集体做饭的路段。几名系着围裙的女村民,一人端着一碗热乎乎的茶水,正小心翼翼地来向正在筑路的工人处走去。热情地将端着的茶水递给工人们喝,这让工人们备受感动,接过茶水的工人们高兴地边喝边笑。
施工正累时,迎来暖心茶
天色变的越来越暗,村民们的菜也快做完了,忙了一整天的工人们也该收工了。收完工的工人们回到宿舍后,经过简单的洗漱,6点左右,在河北省唐山市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带领下,100多名工人正兴高采烈地向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餐厅”里走来。当工人们快到时,该村村委书记和队长带着几名村民点响了几窜长长的红鞭炮。
柴禾熊熊烧,佳肴待出锅
美酒配佳肴
工人们入座,村民们参茶、倒酒、上菜,盛饭。与此同时,几名村民来到“餐厅”中央,顺势打开一张红纸,用坚强有力、饱含感激之情的语气,大声地念着上面提前写好的感谢语句,声音响彻全“餐厅”。河北省唐山市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和唐山市丰润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一起从村民的手中接过这饱含情谊的感谢信。
浓浓情义的援建感谢词
随后,村民们将做好的菜大盘大盘往桌上端,工人们开始用餐。一些村民主动来到工人们的餐桌边,为用餐的工人敬酒、倒酒。看着工人们大口吃着家乡的特色菜,大杯喝着家乡的粮食酒,在场的所有四川人,无一不感到十分欣慰,有些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工人们酒足饭饱后,和村民们唠着家常,“太感谢村民们的热情款待,酒好喝、饭好吃、菜有味,很合自己的口味”。河北省唐山市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与村民交谈时说,唐山人民感谢灾区人民的好,虽然我们的工程量大,任务多,但我们会以实际行动来感激灾区老百姓的恩情。
援建工人吃的开心,村民乐开怀
天色渐渐变晚,累了一天的工人们与村民们道别后,各自拖着疲惫的身躯陆陆续续的回到宿舍休息。此时,村民仍然在忙和着。他们将工人们吃完后的餐具清洗干净,将桌凳归还各自的家中。一些村民感慨地说,他们太辛苦了,远离家乡,出钱又出力,不分昼夜地为我们盖房、修路。我们亲手为他们做一顿饭,又有啥呢?
据了解,11月10日晚,一名40多岁的河北援建者的母亲去世了,由于施工无法回家,便自己买了火炮和冥币到一处空地,朝着家乡的方向,伤心地为去世的母亲送终。这一幕恰巧被南坝镇古龙村落河盖生产队的一位村民看见了,当时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酸楚。
夜深人静,施工没停
夜越来越深,忙了一天的村民们收拾完后也陆续的回家。寒冷的夜晚仍有几名工人在白天施工的地点照着施工灯忙绿着,除了铁锹铲沙的声音和搬运模板时发出低沉的声响外,周围一片寂静!(值班编审 谭勤 本网新闻热线:0816-8822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