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要求,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泸州段和沱江泸州部分段将实施永久性禁捕。
距离禁捕的日子还有10余天,泸州渔民的转产工作已全面展开。在江阳区邻玉的长江岸边,渔民们将船只集中在此进行拆解、报废。
渔民手握着渔船注册号,身后是自己待拆解的渔船。
这里的大部分渔船已跟随主人在长江飘荡数十年,船底的锈迹和水藻都是岁月的痕迹。
推土机落下,木质渔船被当场拆解,金属渔船则在切割机的火花下走上回收之路……
画面右侧正在拆渔网的大爷姓陈,他告诉记者,渔船陪伴自己已有二三十年,此次“分别”确有不舍……
望着渔船被拆解,陈大爷感慨万千。打了一辈子渔,这次“退休”有些不习惯。但为了保护长江,陈大爷毫无怨言。禁捕后,他将回家务农,颐养天年。
这对夫妻正在清点船上的生活用品,妻子告诉记者,渔船是他们亲手制作的,从事打渔已27年。夫妻俩没怎么上过学,对未来的生活还有些担忧。
为此,记者采访了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富钧。他说,除了按船只规格等标准发放相应的补偿金外,人社部门还将开展相应就业培训,并联系各园区为有需要的渔民提供必要的就业帮助。
对泸州的很多渔民来说,这或许是最后一次用双桨在江面荡开涟漪。从此刻起他们将和相伴多年的渔船挥别,但渔民的脸上更多的是洋溢着对未来的期望。生活的选择还有很多,保护长江却势在必行!为了母亲河长清,上岸转产义不容辞。
据了解,泸州的渔船处置工作将在本月底前全部结束。
根据渔业法相关规定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违法捕捞的,将处罚款并没收渔具,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 泸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