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55|评论: 12

[文学艺术] 钟明全:走进马跃溪(散文原创)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9-12-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 进 马 跃 溪
                     (散 文 原 创)
                          钟  明  全

       每次去到石笋,老家居于石笋的文友天涯钓雪人便会带我们去两个地方:一是石笋场镇及半边街、渠江河边码头,去寻幽觅胜、观今思古。一是上鳌山寨去独立鳌头、遥想石船、穿越寨门、体验桃园。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们从鳌山寨下来,到石笋镇新街吃过午饭,已是午后3点。时间虽有些晚,登山观览后的我们也早已显得有些疲惫,但我们仍兴致勃勃地随着天涯钓雪人的导引,驾车前往石笋粮站临河边方向,去领略和探寻古老石笋河畔的历史遗迹、迷人风光。

       在伏龙村一食品厂大门外,我们停下车,从马路上走到一坡坎下的菜土旁的小路上。天涯钓雪人和我们站在长满绿色蔬菜的土坡的小土路上,他再次津津有味地向我们讲说挂榜岩、半边街、海角桥、文庙、古寺,以及石笋得名的由来、石笋镇近年的规划及开发建设情况。站在那里,天涯钓雪人指着斜对面那疋绵延高峨、横亘静卧的山体说,那疋山传说是一条龙脉(其实,我们所处的地方正是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我们站立的地方与对面山崖之间,高差并不很大。这里与对面山梁遥望,只隔着一条逐渐向河边深下去的宽阔的沟。在这条半环着的宽沟的中部,古老的石笋场镇就建筑在这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地方。)站在我们这个位置,从左至右看,被称作石笋的那个标志性石头便是这条山脉的龙头。随后便是硕大、颀长的龙身、龙尾。属于龙脉的那些地方都高于我们现在双脚站立的地方,而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刚好在山梁与沟谷的中央地段,它几乎与石笋街道平行。而我们站立的这个地方,便是伏龙村。我想,既然那座丘陵中隆起的山脉似一条蜿蜒的巨龙,那么,伏龙村这个名字的定义,或许也该有几种解释吧。
       一是巨龙从渠江凌波踏浪而来,安详静卧于此,成为俯伏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条静心休憩的卧龙——伏龙,说明这里是多么的无风无浪、安宁祥和。一是巨龙在某次被某物收服、降伏,故为被征服的龙——服龙。这条龙,甘心臣服于此,以龙的化身俯瞰着、守护着这片土地,不再腾云驾雾,不再兴风作浪。还有,这里本来是龙脉所在。占有最好的龙脉,就是占有了最好的风水;拥有了好的风水,好的龙脉,自然便会拥有神灵对石笋这方天地的福佑。这方被神佛福佑的天地,福佑着过往石笋的百姓众生、迁客骚人。为此,伏龙也可以称之为福龙,那就是为百姓苍生带来福气的、祥瑞的龙——福龙。对于伏龙村的探究,我想只有给这里起名的先人才说得清了,我唯有姑妄想象,以引出话题,让朋辈去解读、演绎。
       随后,我们将车开向粮站,停在空旷的粮站里。这座粮站,在上世纪中叶,应该是征购公粮、派送口粮的重要仓储地,也是国家为保证粮食供应、备战备荒的重要战略物质基地。而今,这里早已没有当年作为粮站的那种肩挑背磨、人影总总、人流如潮、人声鼎沸的阵势了。歇下来的粮站,也多了几分冬日的冷寂。在几年前的一次采风中,当我们路过粮站旁边的水田,看到在秧田里扯秧田草、平整稻田的爷爷和他的孙辈,我还专门写了一组诗——《老粮仓旁扯秧田草》、《祖孙水田劳作有感》、《捻一下艾叶会有苦的味》。通过在春天的粮仓旁的秧田里爷孙劳作的景象,反观人们离开土地、离开劳作,田野已然变得荒芜的状态。
       在一路的行程中,天涯钓雪人都在向我们介绍马跃溪。他最初的心意,也是想将我们带着,去看他心目中记忆深深的马跃溪。开始我们并没有在意,也没有听清楚。后来我们一再追问,才听清楚、弄明白他说的我们今天即将抵达的目的地——马跃溪这个名字。从粮站出来约几百米,我们便不断打听马跃溪该往哪里走。当地居民有的说,去马跃溪已没有路了,有的说那里有路,还能够走。我们便从别人家的地坝边走向那条水泥修建的便民小路,再向着马跃溪行进。没走多远,我们便看见一条深沟,深沟里有溪水流过。这条溪,便是马跃溪。
       当我们知道前往的目的地是马跃溪时,同行者便在去马跃溪的小路上,有了对马跃溪这个名字读音的不同话题。一路上,我们听到不同的人说出了这条溪的不同读音(包括我们问路时,当地人回答马跃溪时发出的不同读音)——有的读成了ma yao qi,他们将跃读成yao,将溪读成qi。有的读成ma niao qi,他们将跃读成尿,马跃便读成马尿,马跃溪便读成马尿qi。当然,我们也知道,在普通话中,跃就是yue,溪就是xi。随行的同伴,一直在讨论分析,这里为什么取名马跃溪?因为在我们川东北的这个丘陵地带,很少有人家会有喂养马的习惯,也很难见到奔跑的马。那么,这个地方却真正地被当地人称为马跃溪,那究竟又是为何?取名马跃溪?难道这里真有与马相关的故事?真的曾经有过战马奔腾、有过驿道飞马、西风瘦马?或者,石笋这个地方,上面是龙,下面是马,便寓含有龙有马,具有龙马精神,希望龙腾马跃?不得而知,我们只得望文生义,随意联想罢了。但叫马尿溪,还是觉得不妥。因为据天涯钓雪人介绍,这条小溪在他的记忆中,当时是非常的清亮明澈的,人们可以在这条奔流的小溪里挑水做饭、淘菜淘米、洗衣浆衫、尽兴沐浴。那时的溪水里,还有游鱼、泥鳅、黄鳝、螃蟹,供人们捕捉戏耍。更何况在几十、几百甚至千年之前的马跃溪,岂不更是本地居民和往来路人的清心之所,淘洗心灵尘埃的绝佳妙处。屈原在《渔父》中曾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那时的迁客骚人,途经此地,见到此溪,一定会以水渥面,以水洗心。即使心中再有怀才不遇、再有满腔委屈,也会因见到如此清亮见底、欢快奔流的溪水而忘乎所以,不忍离去。所以,那条小溪,不像现在这条溪中的水这样,已不能再让人们亲近,再让人们忘怀。但是,被称为马跃溪,也或许还有另外一层道理。那些被贬谪、被流放、被羁旅的人,来到马跃溪,看到这清澈明亮的溪水,再遥望着对面的挂榜崖,他们是多么的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崖壁,远方有人召唤,让他们能一跃而起,解下心头的苦愁,奔向生命的辉煌。据天涯钓雪人称,在石笋河附近,在马跃溪下面有一座滩,那里叫黑滩。据传当年余步云就是在那里带领十几名乡勇,故布疑兵,使白莲教众的大量兵马,在抢渡渠江石笋河黑滩一战的关键时刻,全军覆没,余步云也因此声名大振。其实,取名马跃溪,我还想到了至少在宋蒙之战的时候,对岸的大良城、虎啸城,便是宋蒙两军胶着争抢、征战三十余年的重要军事要塞。而在大良城、虎啸城的对岸,或者在渠江沿河的两岸,也一定能听到征战双方马蹄飞奔、战马嘶鸣的声音。尤其据史载,曾在鹅滩发生过宋蒙军队的血战,更加印证了马跃溪的得名并非虚有其名,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历史因由的。还有,在江河文明时代,渠江上的石笋河段也是一条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冲,是重要的人流和物流集散地之一。在这里,当时一定会有宽展的驿道、飞奔的快马,一定会有过客、孤旅。马跃溪,或许就是由往来于此的羁旅、过客人心所向的,能有那么一条像骏马一样的溪流,跟随这条溪流,一马平川、策马奔腾、奔向远方、奔向大海。后来,当我们跨过宽不足五米的马跃溪小桥,看见桥下湍急的溪水流过石滩,向着溪边的悬崖奔去,我们这才真的明白,原来马跃溪,是说这条溪奔流到悬崖之处时,它竟然像一匹横空出世、不顾一切向前飞跃的骏马,纵身向下,纵身向着渠江,向着梦想的远方,无怨无悔地奔流。
       在石笋这座依山傍水的古老小镇上,我们看到了在遥远的过去,这里的风物景致,竟是那样地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意,充满了那样多的希望与梦寐。我们走过马跃溪的小桥,来到悬崖之边,为那一疋奋不顾身、直奔崖底的溪流震撼,也为马跃溪能否再次成为石笋靓丽的景观而畅想、遥望。

                   2019年12月24日  广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2-25 08:1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2-25 08: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笋粮站我小时和父母去交过公粮,那时人真多,去年回家去看了一下,除了那几颗树长大了很多,其它差不多老样子,整个粮站人都没见一个。

发表于 2019-12-2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恨见晚,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9-12-25 09: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0: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2-25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笔

发表于 2019-12-2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必须点赞

发表于 2019-12-3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是巨龙从渠江凌波踏浪而来,安详静卧于此,成为俯伏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条静心休憩的卧龙——伏龙!
发表于 2019-12-30 18:0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2-3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石笋我还没去过呢,钟版啥时还要再去采风跟着你学习学习呗。

发表于 2019-12-3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石笋的!赞赞!!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