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57|评论: 1

[群众呼声] 沈鶠菡与林一阳《大纸坊》的对话(第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鶠菡林一阳《大纸坊》的对话
第二集
沈鶠菡:九至十二节都看了,还不错,有点川西南的味道。只有方言土语应尽量锤炼得朝“普通话”方向靠,但又不能全用普通话,如果全用普通话,就失去了“川西南”的特色;如果全用方言土语,又怕外地人看不懂,毕竞作品最终是给人看的。这个分寸的拿捏,很考手艺。比如“那块人”,可规范为“那个人”;“旮旯”(普通话)可规范为“垰垰”(方言),“将就她”可规范为“依她”……
林一阳:这是比较为难的,既要考虑本土特色,又如何让外地人看懂确实难。但我们看外地的东西也有看不懂的地方。八十年代中央文化部组织到西欧演出,外国人很欣赏中国演员的帽子,当时有句话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沈鶠菡:是的。十三至二十二节都看了,写出了川西的民风民俗,甚好。陶老爷、管家、三姨太、二叔、民武、启芬、启芬父母的刻画,轮廓清晰,各具性格。川西独有的结婚场面也描述得很得体,值得祝贺、点赞!另有几个描述值得切搓:一是“镇公所”的提法。我的印象中,明未清初是保、甲、里制,民乐属文南里,分上乡下乡,没有镇这个称呼。二、是十三节张作山被污陷描述为“张作山感到祸到临头,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改为“张作山感到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是不是更符合受“冤枉”的情节,也独具川西语言特色?三、第十七节“陶家大院”一说。印象中“xx大院”是外人的称呼,本家一般不这样自称,都自称“x府”或“X宅”。也就在本节描述“搬出州府来压他”,改为“搬山压太阳”更符合川西特色民俗语境。以上只是我的感觉,仅作杨老师参考。
林一阳:感谢王老师的提醒,改为张作山感到黄泥巴落裤裆为宜。至于文南里一说,我曾经也犹豫过,因为让现代人很难懂。今天所发的川西民间九斗碗菜谱做法的描写,加上昨天对川西婚礼的描写,意在介绍本土传统的婚俗文化及饮食文化,并无发展旅游炒作之意,确是作者小时的所见所闻。不知各位师友感觉如何,特别九碗菜做法是否有罗嗦之嫌,恭请大家不吝指教。
沈鶠菡:二十三、二十四两节不错,写出了地方特色文化,一点也不啰嗦。区区几百字,在整个小说篇幅里,不娴少就已经不错了,况且这还是地方特色文化!另,是叫“九大碗”好,还是叫“九斗碗”好?我认为叫“九斗碗”更形象生动些。
林一阳:九大碗是指装菜用的大碗,又叫大斗碗,这是一层意思;另外九大碗菜摆在八仙方桌上,三碗一排,方方正正的像过去的量具斗一样,所以又可叫九斗碗。其实,最好的简称就是吃九碗,说得土一点就是吃九大碗。今天尽管每桌整了十几碗菜,仍然还有吃九碗的说法。
沈鶠菡:我想“九斗碗”的含义,一是都用斗碗装,二是九个斗碗的摆法。既然没有歧义就“九大碗”吧。现在没人叫“九斗碗”了,都叫“九大碗”或“九碗”了。
林一阳:对,我们就把过去和现在综合起来嘛。
沈鶠菡:二十五、二十六中,娃娃出生三天要“烧三张”,应为“烧三朝”;“回锅肉”应为“烩锅肉”。
林一阳:回锅肉是川菜中的名菜,指把锅头煮过的肉切来再回锅里炒,所以叫回锅肉。回锅肉不同于生爆盐煎肉。烧三朝也许讹成了烧三张。
沈鶠菡:二十七、二十八没有要挑剃的东西。二十九、三十节,写出了川西山区的乡野风味,武民的忠实、实干与能力,女人和男人们的心态。值得点赞。
林一阳:谢谢王老师。这样描写小金花过份吗?
沈鶠菡:不过份,很好。我的《白沫江水湾湾流》,贾平凹的《废都》……比你这细腻多了。我现在西昌!
林一阳:出版时限制吗?
沈鶠菡:出版时间是有书号后,与出版社讲的。三十一至三十四节,感觉不错。写出了“欺生”,耍门坎汉儿的王麻子嘴脸,和阅厉深厚的张作山,以及本份泸沟一般人的心态。几个人物形象生动,轮廊明清晰。建议尽量将土语往普通话方面靠,目的是外地不懂意思,查字典也能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比如三十三节“打不成兑窝的石匠”句,应改为“打不成碓窝的石匠”要好些。川西许多土话,其实都靠近普通话,只是读音轻重不同而已,为了能表达地方特色,可用加括号注释的方法去表达。如上面可这样写“打不成碓(念兑)窝的石匠”,等等。
林一阳:感谢提醒。故事情节如何?
沈鶠菡:故事情节发生还算自然,以我挑剃的眼光来看,没问题。三十五、三十六节,没有意见可发表。建议拿出去时多看几遍,减少点笔误。比如“长价”应为“涨价”等等。三十七至、四十四节,没意见可提。
林一阳:意见提得好,立即更正。原文“人家王民武不是骗我,而是淡泊名利。淡泊以明志嘛"!蔡承宗反问道:“你说大家都晓得,究竟有多少人晓得?你说他收买人心,请问他收买人心干什么?他在收买哪些人的心?王以雄,你能回答我吗?”改为:“一个过于看重金钱的人随时都会出卖人格,也会做出卑鄙的事。人家王民武不是骗我,而是淡泊名利”。蔡承宗反问道:“你说大家都晓得,究竟有多少人晓得?你说他收买人心,请问他收买人心干什么?他在收买哪些人的心?王以雄,你能回答我吗?”这样改如何?
沈鶠菡:改过的,没有那么直白了。相反却丰富了蔡承宗这个人善于冷静思索、对一般现像进行概括、婉转表达心情、含沙射影说事的文人风格。
林一阳:感谢。另,原文三十七“茶王刘先文”中,百姓们历来都是墙上一根草,风吹两边倒,哪边的势力大就朝哪边倒。他们见我和刘先文联得紧紧的,舔我的沟子都干不赢,生怕朝我这边靠迟毬!我仍然可在民乐独树一帜。至于刘先文,等我消灭了姓蔡的,再反过来收拾他也不迟。俗话说愚者千虑还必有一得,陶绍成虽然愚昧,但他通过多番冥思苦想,最终决定实行联刘灭蔡之韬略。改为:陶绍成从来不信道义,认为一切都靠实力说话;而百姓们不过是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哪边的势力大就朝倒向哪边。何必要对他施以道义呢?他们见我和刘先文抱得紧紧的,舔我的沟子都干不赢,生怕朝我这边倒迟毬!民乐的旗帜将永远树在陶家。俗话说愚者千虑还必有一得,陶绍成虽然愚昧,但通过多番苦想,最终决定联刘灭蔡。
沈鶠菡:修改后,陶绍成的信仰、人格,与蔡承宗的信仰、人格,更加明显地区分开了。但“民乐的旗帜将永远树在陶家”,这句话指代还是不很明确。“民乐的旗帜”,民乐的什么旗帜?看怎样修改,指代更加明确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2-25 11: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