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了解到,赴渝工作组指导地方消防部门通过现场勘验、调查询问、视频侦查等,认定“1.1”重庆渝北加州花园小区火灾的起火部位位于起火建筑二楼5号房阳台,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1月3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工作组对重庆市主城区部分高层住宅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和消防车通道集中治理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走访。
工作组在督导中发现,重庆市主城区一些老旧小区由于车位少,私家车乱停乱放、占用消防车通道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消防部门呼吁社会公众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共同维护“生命通道”畅通。
【此前报道】
1月1日下午,重庆渝北区加州花园小区突发火灾,大火从小区内一栋居民楼的一楼烧到了顶楼。
视频显示,一栋二三十层的居民楼已完全被大火点燃,火势很大,弥漫着滚滚浓烟,现场传来居民的尖叫和消防车警报声。
在另一段视频中,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有数十名群众正在合力挪动小区消防通道旁的私家车,现场有人称有十多辆消防车已经堵在路口。
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他下午是从自己小区的业主群里看到火灾消息的。据住在该小区的朋友介绍,加州花园是重庆最早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发生火灾的单元楼位于小区A区,有30层高,火势是从底楼烧到顶楼。
红星新闻联系上住在加州花园的一名居民,该居民称发生火灾的楼栋为A4栋单元楼,单元楼每层两梯八户,起火时间大约在下午5点左右。在她发给红星新闻记者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一辆消防车已在火灾现场实施灭火,火势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楼层存在明火。至于起火原因,她本人目前也不清楚。
据了解,重庆渝北区加州花园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公开资料显示,加州花园由重庆中渝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于1997年竣工。小区总户数3848户,总建筑面积530000平方米,物业公司为重庆中渝物业管理公司。
图为事发楼栋外立面有大片被烟雾熏黑的痕迹
事发后,红星新闻电话拨打重庆市消防总队值班电话,工作人员证实加州花园确有火灾发生,但人员伤亡和起火原因暂不清楚。
19时55分,@重庆消防发布通报,2020年1月1日16时55分,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渝北区加州花园A4栋2楼住宅建筑外立面着火。先后调派7个支队,10个中队,38辆消防车,197名指站员赶赴现场处置。截止目前,明火已基本扑灭,暂无人员伤亡。
20时55分,@中国消防发布消息,称渝北区加州花园A4栋一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2至30层外阳台不同程度过火,主要燃烧物质为阳台杂物、雨棚。目前,明火已被扑灭,现场共营救疏散260余人,暂无人员伤亡。
================三天两起居民楼火灾 重庆为何频频"发火"?======================

2019年12月30日,重庆涪陵区马鞍街道踏水桥小区一居民楼12-1发生火灾。
火灾致一家六口死亡 家属:死者包括四代人
2019年12月30日早晨6点多,重庆涪陵区马鞍街道踏水桥小区一居民楼12-1发生火灾致一家六口死亡,包括四代人,年龄最大的是80多岁,最小的还不到6岁。
7时3分许,被困在起火房间里的人还能通过打电话与外界联系,但最后都没能救出来。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未公布死者具体的死亡原因,尸检正在进行中。
遇难者的多位邻居称,得知12-1发生火灾时,浓烟已经飘到顶层的18楼,赶到现场帮忙时,曾尝试砸门未果,要用消防栓时发现消防栓一度不出水,后来消防人员来了才正常使用上。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时,还能听到被困者在呼救的声音。此外,据现场视频显示,消防赶到事发小区时,消防通道疑似被私家车堵塞,周边群众随即上前帮忙,合力挪车,让出消防通道。
对当时消防栓是否有水、为何人没能救出来,遇难者家属也有疑问,希望相关部门调查清楚。
涪陵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处置扑灭,具体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涪陵消防救援支队官方消息称,当时有一辆小车占道被群众合力抬开。当时开展火灾救援时消防栓是有水的,对救火没有影响。
消防救援通道被占用? 导致救援受阻?
在现代化城市中,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不仅功能多元,而且人员密集、布局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烟囱效应,火势蔓延迅速,扑救困难,疏散时间长。现在冬季,也正是火灾高发期。尚且不知以上两起火灾发生的具体原因,但都因为消防通道被占用而阻碍了消防的救援。
消防通道畅通是消防车通行的基本保证,能够为消防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赢得宝贵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畅通小区消防通道就是畅通“生命通道”,要保证小区消防通道随时都能“畅通无阻”。
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图自己的一时方便,无故占用消防通道,导致消防车无法通行,耽误消防救火。
而作为物业,也应及时发现并制止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事情的发生。
通过关键字“占用消防通道”搜索,有一千三百多万条相关新闻、评论及投诉。不少网友也对“占用消防通道”的做法深恶痛绝,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挪用、拆除、埋压和圈占消火栓。也不允许临时占用消防通道。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冬季防火知识
那么当遇到火灾时,我们该如何在消防人员尚未抵达的危急关头进行自救呢?身处高层,你应该懂得这些……
一、火灾发生前的防范措施
熟悉逃生路线
推荐程度:☆☆☆☆☆
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慌张,再加上浓烟滚滚,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安全出口,比起没有头绪的跟着别人跑,自己事前就走过一两次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你才能凭着方向感准确找到逃生通道的位置。
防烟面具
推荐程度:☆☆☆☆☆
大家都知道,火灾中浓烟对人的伤害比高温对人的伤害还要大,所以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冲到卫生间弄湿毛巾、多叠几层,再捂住口鼻逃生,但这样容易延误逃生时机。我们可以提前备好口眼鼻都能护住的防烟面具,在发生火灾时赢得逃生时间。
烟雾报警器
推荐程度:☆☆☆☆☆
配备烟雾报警器能在家里有火情时第一时间监控到,不少高层建筑都安装有烟雾报警器,如果担心物业的报警器只是装装样子,没有及时维护和更换,可以在自己家中装几个烟雾报警器。
灭火毯、灭火器
推荐程度:☆☆☆
如果是家里发生可以控制的小火,用灭火毯、灭火器能有效地控制火情。逃生的时候,也能用灭火毯把老人小孩裹住,免得他们受火焰伤害。
二、避免以下逃生误区
原路逃生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的建筑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向光亮处逃生
在紧急危险情况下,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
从高往低处逃生
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
冒险跳楼逃生
火灾时,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万万不可盲目采取跳楼、跳窗等冒险行为,而应另谋生路。
三、为你支招,火灾逃生十招
第一招
绳索自救法:低楼层住户,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或重物上沿另一端往下爬。
第二招
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第三招
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一旦吸入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第四招
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直接穿过火场冲到安全区域。
第五招
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第六招
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人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疏散。
第七招
卫生间避难法: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下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
第八招
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第九招
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第十招
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上,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戳视频,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