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小乐山里曾发现一个神秘的大石洞,石门上刻有两把金光闪闪的宝剑..............
该文作者:大枫歌
蓬安柳滩15村,特别是李家沟上了50岁的人可能都听说过小乐山半山腰五队的神仙洞的传说。 我是上小学时听五队草鸡鸡李德思、刘九林、李杰元等同学摆的这个龙门阵。说李在奇在自留地挖土时挖出来一个洞口,掀开盖板,进去好大一个厅,有石桌、石椅,洞厅四壁满是耀眼壁画。靠山里的墙上还有一道大石门,门两边一边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轻轻推开门,里面又是一间大厅,里面有石刻文字,说是此洞共有72道石门72个洞厅怎么怎么的,直达山顶观音阁正大殿。 同学们描述得活灵活现的,记得当时听到这个传说有好几天上课都走了神,脑子里总是想那72道门里到底藏有什么奇珍异宝,是谁建的,有没有妖魔鬼怪,反正那些日子一直在想这件事,记得那时才13岁左右,记忆相当深刻。 长大了后,时不时想起小乐山神仙洞。我分析过,有这个洞肯定是事实,但至于这个洞到底有没有72个洞厅通到小乐山顶,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我就觉得打问号了。毕竟从山里开72个洞厅直达山顶观音阁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古人有这个技术吗?定位能那么准吗?所以理性地想一下,觉得吹牛的成份很大。 最近1-20年,我也时不时在想,小乐山当年有100多岁吕老和尚,有大片石崖佛雕,还有一些古道小径(听老人说,解放前小乐山顶是一大片盛唐时兴建的寺院楼阁,观音阁,大佛寺等,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文革破四旧时拆得干干净净,真是败家子啊!)如果再把神仙洞开发出来,整成一片旅游景点,岂不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事,当时也只是这样想想。 2013年过年,我回到老家,那几天没事在家闲着,恰好我们村的老书记刘志江公公来我家找我一起整理刘家族谱的事,江公公当时70多岁了,上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好书法,从五几年就任我们15村支部书记,直到80年代末才退下来,是个有点文墨的老先生,见多识广。 见到他,一下勾起了我对小乐山神仙洞传说的真实性探究兴趣来,于是我给老人家倒上茶,开始询问小乐山到底有没有什么神仙洞。江公公说:这个洞的发现是66年左右,当时不是号召破四旧,好多老古坟都刨掉推平扩大耕地,五队当时也是,该推的该扒的都铲平,就发现了一平土地里放着2米见方的20厘米厚的一块大石板,大家好奇,费了好大劲把它移开,发现一个1米见方的竖向洞口,当时听说这个事,我与村长李德荣,还有几个民兵赶到现场,通过商量,他们几个拿着手电,顺着搭上的梯子下到了洞里,洞有三米深。里面很大,象一间屋一样,确实有石桌石椅,墙上还有壁画。 当时他们也很害怕,在洞里打着手电晃看了一会就上来了,随后他们又去找了一大队的端公先生周加贵大爷,周加贵何许人也?我们打从小就认识他,那时我们小孩子不懂事都喊他周虾棍,70多岁的样子,柳树附近几个乡周边有名的端公,端公就是专门为逝去的人做道场,看风水,听说能驱鬼、杀魔,法力无边。反正我记事起就看到他为我们村几个去世的老人看坟地,做道场,去把他请来现场,是预防万一撞到煞周端公可以破解。 于是第二天江公公几个人和周端公一起再次下到洞内,仔细查看了大厅,门边上挂的宝剑以为是真的,上去一摸,原来是刻的,镀了金。费了好大劲打开了第一道石门,进到第二间洞。这个洞也有大约20平米左右,3米高的样子,有四张石桌石椅,每一张桌配的四个椅,地面非常平整,但有一层薄薄的积灰,四壁依然有壁画,当时在第二个洞内手电都打不亮了,大家心里非常害怕,至于有没有72道门直通到山顶,他也说不出所以然了,不记得了。他们只进了一道门一两个洞就不敢再进了,手电不亮,非常阴煞,个个都害怕突然间崩出什么妖魔鬼怪,仅管有周端公一起,但他也有点害怕了,再也不敢往前探,于是大家都上来了。江公公说他们也只了解这点情况,确实有这么回事这么个洞。 小乐山发现了神仙洞,一下子传开了,听说没几天,附近几个乡的人蜂拥而来都想一睹神仙洞,踏坏了不少庄稼,大队经过商量,于当天晚上安排民兵把大石板盖回原处,封了洞,并铲了好多土,盖了几十公分厚,整成一块耕地,于是再也没有打开过了,封了神仙洞,也尘土封了这个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 这件事在老书记口里得到了证实,说明确有此洞,但我个人推测这极有可能是座古墓,周围几个大姓都无人认领,说明这座墓年代久远,少说也有500年以上,从墓葬的规制来看墓的主人身份一定高贵,起码也是王侯将相或地方大豪绅,选址也非常老道,小乐山半山腰正中位置,左右都是从小乐山南北延伸出去的两条高大山脉,左青龙右白虎,绝佳的上等阴地。 小乐山是一座名山,民国以前上推到明清、宋唐都是香火旺盛的佛教胜地。蓬安这些年在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现在的人都喜欢回归自然,追求原始生态美,为什么不可以将这座名山及名山下的神仙洞开发成旅游景点呢?连一点影子遗迹都没有的司马相如都能挖掘出来成就蓬安的文化价值,为什么明明有着无数看得到遗迹的小乐山至今还沉睡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