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巨大贡献 每个去医院看病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担心:医生的水平如何?会不会草菅人命?态度好不好?会不会敷衍了事?会不会过度医疗?治病流程是不是科学?我的尊严和隐私会不会得到足够的尊重? 可以看出,这些担忧都是从医生的单方面角度考虑的。确实有少数技术和道德需要改善的医生影响了医患关系,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医患关系中患者一方的重要作用。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仅是医生在付出,病人也是积极主动的,是有贡献的,只是这一点经常被忽视。这也是理解医患联盟关系的第一个层面。 有一种病叫慢性心力衰竭,也就是由很多病因导致病人心脏功能逐渐衰竭的一种综合征。患这种病的病人,生存质量会越来越差,到最后甚至连平躺都成了奢望,目前只能靠心脏移植来治愈。 全球每年有约100万个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但根本没有数量如此庞大的供体。在过去10年中,全球心脏移植手术的数量一直固定在每年4000到4500次。也就是说,无数病人在等待供体的希望中受尽疾病的折磨,最终死去。终末期心衰的病人,如果找不到供体做心脏移植,一年的生存率只有50%左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们研发出了人工心脏,在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之前,它可以代替病人的心脏工作。 1982年12月2日,61岁的巴尼·克拉克走上手术台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手术做得非常成功,但是效果却不理想。术后,克拉克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胃管、尿管、引流管。更痛苦的是,他脖子两侧的大血管要通过两条2米多长的软管连到一个机器上。这个机器就是空气压缩机,它负责驱动血液循环。 图为巴尼·克拉克 在经受了112天的痛苦之后,克拉克最终还是因为器官衰竭和严重感染而没能存活下来。其实,如果不做这个手术,他有可能活得更久。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种手术不是忽悠病人吗? 还真不是。在接受手术之前,克拉克很清楚当时的医疗技术不太成熟。不做手术,他的心脏还可以凑合着用一段时间;做了手术,他就可能面临痛苦和死亡。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接受手术治疗,他说:“只愿医生经此获得的经验,在未来可以用于拯救他人。” 紧接着,一个个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今天,人工心脏移植技术已经成为心脏移植之前的一项关键技术,甚至有人可以背着人工心脏打球、跑步、开车。这项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工心脏植入者的最长存活期已经达到了十几年。在美国,每年有8000人依靠人工心脏维持生命。 以前,所有的医学进步都强调医生的权威和努力,医生不仅是技术权威,还是道德权威,但这不是全部的事实。克拉克这一病例告诉我们,医学进步的背后也有无数病人生命的付出和对医生的信任。每种新药到了研发的最后阶段,都要有病人用身体来验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几乎每一种新的手术在最早的实施阶段,都可能会有病人因手术失败或并发症而去世。正是病人的付出和牺牲,加上医生的坚持和努力,才让每种治疗方案越来越成熟。 中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就曾说:“病人对我们的成长做出了很大贡献。”面对医学,患者从来都不是被动的,他们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只是这一点经常被忽略。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做出贡献,表现出主动性,正像联盟内部的合作伙伴一样,他们和医生目标一致,并为此付出了积极的努力。
|